閱讀是個技術活兒,需要刻意訓練

看到題目,你可能會說,閱讀誰不會呢,怎麼還成了技術活兒了呢。

那麼,看一下下面的情況,是不是似曾相識:

1一本書看完了,可是根本想不起來都看了些什麼。

2.別人都說這本書很好,可是你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覺得好難懂。

3.邊看書邊做筆記,可是最終發現只是把書中文字原封不動的抄了一遍,對工作和生活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有這些情況,那麼,讀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前面說的這些問題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者莫提默和查爾斯的作品,商務印書館2004年出品,2016年4月已經第30次印刷。

1關於真正的閱讀

作者認爲:只有一種方式是真正地閱讀:

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爲止。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這種閱讀就是讓一本書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戰。

總有一些人讀了很多的書,確並沒有讀懂,希臘人給這種人一種特別的稱呼,Sophomores,翻譯成中文,就是“半瓶醋”。讀的多,並不代表讀的好。

讀書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如果沒有整理和輸出,就只是輸入,那其實真的是很難有什麼大的收穫。完全就成了一個被動的過程了。

2.如何主動閱讀

作者認爲主動閱讀是比較好的閱讀方式,主動閱讀的核心就是:你在閱讀的時候要提出問題來,而且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

所以,閱讀一本書之前,一定要解決的四個主要問題是:

這四個問題,概括了閱讀的原則,而且適用於任何一種讀物,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個廣告。你必須自己能夠掌握這本書的整體或者部分原理,纔算是完成了一本書的閱讀,尤其第四個問題,“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是閱讀一本書的最核心所在,只有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纔算是真正達到了閱讀的效果。

3閱讀時的筆記

作者認爲: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跟作者之間的對話,在書上作筆記,其實就類似於你跟作者之間的一種對話,作者建議了下面這些筆記方式。

①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句子下。

②畫底線段落加記號:某一段特別重要的時候,再加個記號。

③空白處做標記:慎用,只在全書最重要的10幾處即可。

④空白處編號:作者論點發展的順序可以編號。

⑤空白處標記其他頁碼:記錄相關觀點的頁碼。

⑥關鍵字和句子畫圈:也是爲了標註重點。

⑦空白處留言: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想和感悟。

4.三種筆記方法

讀一本書的時候,如果你的閱讀層次不同,筆記也可以有三種方法:

1結構筆記。要回答的問題是:①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②整本書是講什麼的。③作者寫作的整體結構是怎麼樣的。

2概念筆記。要解決的問題是:①再次閱讀。②作者的觀點。③你自己的觀點。

3辯證筆記。需要作到:①設計情境。②閱讀多本相關圖書。③由許多讀者共同參與。

5.閱讀習慣的養成

所謂藝術或技巧,只屬於那個能養成習慣,而且能依照規則來運作的人,而要養成習慣,除了不斷地練習,別無他法。閱讀是這樣,其他的才能其實也是一樣的。

你很可能已經閱讀很長時間,現在卻要一切重新開始,實在是不太容易。但是閱讀就跟一些運動技能一樣,除非你對每一個步驟都很熟練之後,你才能將所有不同的步驟連結起來,變成一個複雜卻和諧的動作。在你分別練習過這些分開來的步驟後,你不但能放下你的注意力,很有效地將每個步驟做好,還能將所有的動作結合起來,表現出一個整體的順暢行動。

所以,想真正的閱讀一本書,將其爲已所用,那麼,認真仔細地研究一下這些跟閱讀相關的環節,養成個有效的閱讀習慣,確實是很有必要的,長此以往,就可以擺脫“半瓶醋”的尷尬境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