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排查線上 Linux 系統故障?| 極客時間

無論是運維還是開發,和 Linux 打交道、在服務器上分析系統性能是每個技術人的日常。

然而,性能優化也是軟件系統中最有挑戰的工作之一,就算看了很多資料和書籍,但一旦涉及到解決具體問題,還是會一臉懵逼,比如:

流量高峯期,服務器 CPU 使用率過高報警,你登錄 Linux 上去 top 完之後,卻不知道怎麼進一步定位,到底是系統 CPU 資源太少,還是程序併發部分寫得有問題?

系統並沒有跑什麼吃內存的程序,但在敲完 free 命令之後,卻發現已經沒什麼內存了,到底是哪裏佔用了內存?爲什麼?

一大早就收到 Zabbix 告警,你發現某臺存放監控數據的數據庫主機 CPU 的 I/O Wait 較高,該怎麼辦?

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看到“症狀”,卻不知道從哪兒下手排查和解決。之前學習那會兒,我也看了不少書,網上找過些零零散散的資料。

但說真的,Linux 性能優化是個系統工程,除了要學習那些基礎知識點之外,還有 2 點比較重要:

1.  掌握性能優化的思路和方法,嘗試大量 Linux 性能工具;
2.  從學習到輸出,說白了就是不斷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這樣,你才能把觀察到的性能問題跟系統原理關聯起來,特別是把應用程序、庫函數、系統調用、內核和硬件等不同的層級貫穿起來。

學習這事兒,還是得會抓重點,帶着問題學,而不是先啃那些厚厚的原理書,容易把信心壓垮。

只要你瞭解基礎系統組件的原理和協作方式,掌握基本的性能指標和工具,熟悉工作中性能優化的常用 tips,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分析和解決大多數性能問題了。

在此基礎上,再閱讀那些經典的操作系統書,纔會事半功倍。

大概是去年年末那會兒,極客時間出了個《Linux 性能優化實戰》專欄,抱着試試看的態度訂閱了,平時工作挺忙,最近才陸陸續續追完,感覺收穫很大,幫我解決了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這兩年知識付費氾濫,這個專欄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了,可以負責地說,這是我在知識付費中收穫最大的一門課。

課程大概有 60 講,講了 Linux 性能的基本指標、工具,以及相應的觀測、分析和調優方法,用實際案例貫穿了從應用程序到操作系統的各個組件。

我看上線也不過幾個月,已經有近 2W 人訂閱了,截了一些評價,可以參考看看:



作者倪朋飛是微軟的 Azure 資深工程師,主要負責開源容器編排系統 Kubernetes 在 Azure 的落地實踐。

哥們有着近 10 年的雲計算工作經驗,不難理解對 Linux 的知識體系有這麼深入的理解。
    
除了內容硬核以外,還有 2 點不得不提:

1、講解得很成體系,每一章節都有基礎篇、案例篇套路篇,選的案例比較有針對性,基本都是工作中用得上的,「套路篇」就更別說了,有好幾篇我看了不止一遍。

2、倪朋飛不僅會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還會針對那些有代表性進行公開答疑,確實挺走心。

說真的,光看評論區也能收穫不少,自己的認知還是有侷限性,有些問題現在沒碰到,不等於以後不會出現。

說了半天,看看目錄吧:

這個課體量不小,原價 99,現在正在拼團優惠,
戳我參與拼團,立減 20,到手只要 79元,僅限 24 小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