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計劃在蓉發佈

客家鄉愁記憶館及熊貓家體驗空間揭幕儀式。圖/白蓮池街道

6月14日下午,在客家鄉愁記憶館開館暨都市熊貓村社區營造啓動儀式上,守護熊貓村計劃發起人、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趙鬆生,代表白蓮池街道和約未來,正式發佈了“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計劃”。

現將《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計劃》全文刊發如下:

都市熊貓村,特指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

爲啥把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稱作都市熊貓村?

近10年來,我們把野生大熊貓分佈的村莊叫做熊貓村,川陝甘51個熊貓縣198個熊貓鄉鎮有數百個熊貓村。

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緊鄰熊貓基地,1980年代以來,回龍、獅子、一里塘等社區也爲大熊貓的遷地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因此,在熊貓之都北湖片區建設大背景下,去年12月開始我們把這裏形象地稱作都市熊貓村。

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計劃,就是依託客家鄉愁記憶館和熊貓家的運營,採用社區公共文化建設的方式,培育和動員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自組織、居民參與社區發展治理,探索“大熊貓+客家”文創型社區治理模式,逐步將客家鄉愁記憶館暨熊貓家建設爲社區文化展示廳和社區會客廳,提升居民的市民素養以及凝聚力、向心力與幸福指數,爲熊貓之都北湖片區和文旅成華“國際聚客廳”建設培育新的大熊貓文化地標——“都市熊貓村”。

2019年度,具體的營造計劃有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在白蓮池街道領導和支持下,精心負責客家鄉愁記憶館和熊貓家的日常運營,並通過全球徵集客家和大熊貓文化資源、編輯出版《白蓮池客家人報》、排演一部有關都市熊貓村正能量故事的“熊貓有戲”舞臺劇、培育1支客家山歌合唱隊、包裝推廣客家熊貓IP形象和文創產品、舉辦1場都市熊貓村社區文創嘉年華暨菁華翠庭第二屆新春客家文化交流節等主題活動,帶動自組織和居民逐步參與營造都市熊貓村。

第二個維度,與回龍、獅子和一里塘三個社區聯動,通過組織實施都市熊貓村“開課啦”、中華客家第一村復興之“龍”的傳承、客家話社咖秀、院落空間打造和院落自組織孵化培育等社區保障資金項目,在服務社區居民的同時推動“大熊貓+客家”文創社區營造。

第三個維度,約未來依託熊貓家體驗空間,通過開展中華大熊貓保護地·叢林崗科學管護與社區發展、熊貓村成長營自然教育體驗、熊貓村創客培育與生態文創產品挖掘、熊貓騎行、熊貓情書等守護熊貓村計劃,逐步將這個“都市熊貓村”打造爲鏈接大熊貓遊客參與守護熊貓村和零星熊貓的服務窗口。比如6月底,一個30人的北大師生團將來這裏調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