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遲遲,初逢南京

文|驛路奇奇

梧桐掠影,雨花石裝點迷夢,我終於去到了南京。沒有“到此一遊”的潦草,延續去載北京胡同之行的閒適,這一次依舊圍繞地鐵沿線展開搜索,擇選經典景點作爲初逢南京、鐫刻珍藏的短暫棲息地。

第一日

雞鳴寺裏沒能看到期盼已久的櫻花,上香亦是匆匆。山腳下、寺門前的野菜餡包子和糯米餡燒麥卻別具特色,鮮鹹可口,令人回味。

順山路而上,登頂後,自明城牆俯瞰雞鳴寺,俯瞰南京城,亦別有一番風景。當年的炮臺猶在,城磚上斑駁的字跡猶在,一切都像是與那古老文明建立的特殊連結,心靈交匯間縱使偶然闖入的一對對拍攝婚紗照的新人讓人有些齣戲,仍然改變不了願意停留片刻、沉靜下來的心緒。

想起當初與x先生初次出遊,於平遙古城暴走半日,也是這樣一直牽着手,好似走到了時空盡頭。

城牆之高,讓人感嘆何謂“易守難攻”,一步步向下行進,忍不住回望定格。出神之際,前往總統府的車已停在面前。

下車時,已換了一番天地,果然有格局、有氣派!先後換了好幾茬主人,建築還有該有的樣子,它的魂還在,怪不得人們都說這裏裝着“半部民國史”。

被改造成誠品書店的那一間,規模不大,卻很精緻,手繪明信片、園中紀念幣再三把玩,終於入手。園內植物種類繁多、頗能引起觀賞興致。紅楓、石蘭、雪松與園林、假山搭配來看,真是一步一景,各有各的美好姿態。

偶遇一位思想上喜歡緊跟潮流的導遊,講解間讓人聽出了千篇一律教科書式導遊詞之外的意味,比如:房間佈局朝向與風水的關係;雪松水土不服經百年方呈現,再三搶救依然無法挽回傾倒腐朽的命運;當年建設此地的精妙設計(地下室前院低後院高,身處其間便於防護)、節儉用材(雖偶有奢華裝飾,爲節約資金計,政府當年建造時大面積使用的是普通磚石),還有蔣先生當年使用那部電梯的趣聞等等,你總能在他講述的過程中禁不住莞爾。

跟着人流半推半就地走出總統府,發現這裏離住處不太遠。漫步到1912主題街區,一面隨意閒逛,一面尋覓晚飯的好去處。火鍋店人太多、西餐店特色不強,選來選去,走進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想來大概是張嘉佳小說和電影的附屬品,卻沒能在用餐時打動人心,點菜時抑制不住猶疑,從前崇尚小資的我,這一次真心覺得這裏的一切中看不中用,一點也不接地氣。離開時縱然有些失落,卻並未影響出遊的心情。踱回酒店時,路邊買了些小吃,以備臨睡前充飢,那一晚安眠到天亮。

第二日

除去到達離開,第二日是完完全全屬於南京的。

鐘山風景區的遊歷,是驚喜與遺憾交織,輕鬆與疲憊並存,間或充斥優雅與莊重之美的一段時光。

美齡宮雖然不大,但吃住行用無所不包,辦公待客亦能滿足,甚至還有專門的洗衣室和做禮拜的地方,後院的各色小花開得正豔,微風吹過,稍稍閒坐,悠然美好,煩惱全消。難怪蔣宋夫婦不忙時願意來此小住,散漫閒適、清新純淨,已是偷得浮生幾日的難得歡愉。而我也因前一日,先生送了我一枚由蔣宋定情之物(美齡宮吊墜)延伸出的雨花石戒指,而對此地頗具好感。(美齡宮化爲雨花石,梧桐化爲銀飾,訴說着傳奇愛情)

出美齡宮,往明孝陵,嘗一碗滷幹上路,一層層深入,神獸靈道莊嚴肅穆,岔路上的植物花朵依舊是互相掩映的美,零星的櫻花彌補了雞鳴寺之憾,而與紅楓的第二次碰面則更像是老朋友相互致意。迴廊留影,博物館內明太祖與馬皇后的卡通塑像活潑可人,講解機器人帶人領略現代科技的獨特魅力。

一面肅穆佇立,一面暗自思索,驚歎於統治者曾經佈局的壯舉,也深切地感受着那無處不在的的野心。人活一世,生死輪迴間有多少是虛妄的美,又有多少是當世者迷、後世者清地遺恨,大概沒有人能夠說清。

計劃中的下一站,原本是風景區內最爲著名的中山陵。怎奈免費卻限流,來不及預約的我們,轉道去了靈谷。些許遺憾,只能以曾經去過的廣州中山紀念堂爲藍本,去盡力想象。

靈谷深鬆,寶塔高聳,暮鼓晨鐘,香菸嫋嫋,處處是慈悲善舉的佳話,時時有暖心動人的傳奇,清淨之地果然能給人啓迪與盪滌。

此後循聲找到了中山陵不遠處的音樂臺,舞臺略小,交響樂卻演奏得振奮人心,皆是世界名曲,抑或民族鎮魂之作,聽着就熱血沸騰。走神間,一位拿相機的老先生吸引了我,除了關注臺上,他也不忘用鏡頭記錄下臺下的精彩瞬間,說話間互相牽手的一對情侶進入的他的視線,閃光燈亮起的那一刻,二人滿臉羞怯,難掩甜蜜。

下午晚些時候抵達了瞻園,江南園林的框景、造景之功果然名不虛傳,亭臺樓閣、水榭假山,曲曲直直,高低錯落,反覆玩味,同樣的情境下,時間、光線都能賦予其不一樣的風景。最幸運的,大概就是近距離觀賞大朵的牡丹,沐浴其散發而出的福氣與光華。

步行至烏衣巷,果然是“舊時王謝”變身“尋常人家”,商業街包裹之下,就連李香君住過的小樓也被貼上了展館的標籤,對外出售門票。感慨今人爲發展旅遊業所費的種種心思時,一杯十塊錢的酸奶點醒了我:其實,大家都是爲了生存啊!

不知不覺就抵達了秦淮河,河畔酒吧咖啡廳林立,河面遊船迎來送往。我們,似與之平行而望,又似與之融而爲一,靜靜坐下,觀人,觀景,觀霓虹,也禁不住放一曲《秦淮景》,回味往昔,執手未來。

六年前的同一天,是我和先生第一次約會的日子,在某一間咖啡館,和着半明半暗的燈光,窗前遙望的是都市建築的硬朗質感。如今的秦淮,更添幾分柔情。

第三日

轉天遭遇大風,先生誇我安排博物館之行的心思巧妙,臨別之際概覽古今全貌,又避免了惡劣天氣的侵襲,絕對的一舉兩得。南京博物院享譽全國,人頭攢動下的被迫限流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雖然幸運地約到了上午場,可趕上一波又一波學生流,還是讓人頭大。只好默默研究地圖,觀察人流走向,在篩選與錯峯中尋求片刻的安寧。

習慣了天津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各自獨立的設置,乍一看南京博物院的分區設置還真有些不適應。珍寶館、民國館、歷史館、美術館、數字館各自爲政,有情景呈現、民俗展示,也有跨時空而來只爲與你遙望對話的實物陳列。目不暇接,實實在在的文化饕餮。

若論喜歡,我最愛的當屬美術館前齊白石與達芬奇的遙望,中西交匯、靈魂際會,碰撞之美、藝術之美,讓我聯想起前一日瞻園偶遇的畢加索創意畫展,細微處間曼妙靈魂。

再有就是鎮館之寶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據說它是明太祖精心設計而成,獨具匠心,單獨陳列,秉持着高潔純粹的氣韻,遺世獨立,力壓羣雄。旅程以這樣一件藏品收束,也算是一個完美的句點吧。

或許有人會說,行程中沒有玄武湖,沒有雨花臺,更沒有南京大屠殺紀念碑的所在,這旅行一點也不“南京”啊,而且,連正宗的南京大牌檔都沒有吃過,怎麼能算資深玩家?

可我必須重申我的旅行原則,舒適第一,銘記第二,打卡最末。沒有安排其餘的行程,一則是原本寫入計劃,根據當時當刻情況做出的取捨;二則是因着紀念日的甜蜜,不願讓旅程太過沉重。

若論不完美,又何止你們料想的那些,兩次路過南京大牌檔,其中一次是返程那日專程打車前往,我知道先生的良苦用心,可還是要考慮列車時刻,考慮腹中空空,這纔是明智。至於還是不能完全適應鴨血粉絲湯中鴨肝的味道,以及依舊沒有學會吃灌湯包,其實都不那麼重要。

重要的,永遠是回憶裏面的那些點滴美好,縱使有遺憾,也依然願意銘記,值得銘記。

我會記住這個春天有關南京的每一個故事,也願意在這個夏天認真記錄回味那場溫柔的相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