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寫作| 紙上電臺 一個小小的“?”幫你解決寫作難題

1.

寫作時,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躺在牀上頭腦風暴,面對電腦卻無話可寫。

靠“的”“得”“地”和標點湊字數,寫文章像擠牙膏

毫無思緒,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文章像一盤散沙。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景,也許一個小小的“?”可以幫忙。

2.

爲什麼,我們明明已經讀了很多書,積累了很多素材,但真正寫作的時候還會犯怵發難呢?爲什麼組織語言的時候,雜亂的句子爭先恐後的涌入筆下,無法組成井然有序的文章呢?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沒有“問題”意識,我們不知道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根據怎樣的情景提出的,文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用到的素材是要論述怎樣的結論。

這就好比漫無目的的去商場,沒有明確想買的東西。兜兜轉轉,花很多錢買了一堆實際上用不着的東西。而一張小小的購物清單,提前規劃好了需要買的物品。既節省了在超市購物的時間,也能剋制我們去買不需要的東西的慾望。

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文章的內容也是由一個個問題組成的。提前列出一張文章的“問題清單”,會讓寫作的效率和文章的說服力大大提升。

3.

問題,就是我們寫作的指向標,它會告訴我們如何組織語言,如何謀篇佈局。一個個小問題按章法組織好了,就是一篇井然有序的文章。

[1]寫文章,其實在自問自答

拿到任何一段文字,其實都可以把它拆成一段段問答。

比如,筆者最近在讀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人間食糧》



來到豆瓣網,找到這本書的簡介。


這短短的300多字,就是由一個個小問題和回答組成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誰,是什麼類型的書?】

《人間食糧》是法國作家紀德的散文作品集。

【這本書的主要描寫對象是什麼?】

紀德遊歷北非和意大利之後,以沿途漫遊爲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爲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

【這本書的文風如何,具體有什麼形式?】

文字如詩如畫、形式多樣,包含傳統的短詩、頌歌、旋曲等。

【作者在這本中有什麼主張,想解決什麼問題?】

在書中,紀德用熾熱之情呼喚用腳步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達真實的感受。他蔑視傳統道德,提倡自由,尤其強調對自然對人生的強烈感受,並以這種感受作爲精神食糧。

這樣剖析下來,看似簡短的一段文字實則有自己的章法,回答了讀者關於這本書想問的問題。

所以,在寫文章之前列一個“問題清單”,把想要說明的問題一個個列舉出來,你就發現自己有話可說了。

[2]把握立題

一棵大樹,分支再多樹葉再密,樹幹永遠是最粗最重要的部分。

一篇清晰的文章也是一樣,小標題再多,用的素材再雜,都是爲了一箇中心主題服務的。

立題,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主題,就是一棵大樹的樹幹。

那怎麼才能抓住一個好的立題,讓文章更清晰呢?

其實,很多問題在分析的時候都可以按照“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思路來進行。

比如,今天本來應該減肥的我多吃了一個冰激淋,我深感自責。爲了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我需要好好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是什麼】今天我多吃了一個冰激凌,我在減肥,不可以吃太多甜食的。

【爲什麼】我之所以會多吃,是因爲在超市看到了冰櫃裏的冰激凌,伸手拿冰激凌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要減肥的事實,等吃完才後悔不已。再加上天氣太熱,讓人實在難以抵禦那甜甜的冰涼的誘惑。

【怎麼辦】我需要時刻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的行爲,儘量避免被衝動支配身體。

天氣太熱的話,常備清涼解暑的自制飲料,健康又涼爽。

用這樣的方法分析問題,輕鬆的就找出了問題的所在,說理也讓人非常信服。文章的內容也很充實,不會有思緒散亂不知所云的情況。

下次再遇到難以下筆的時候,就把“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這幾個字敲在屏幕上,找到立題,自然就有話說了。

[3]謀篇佈局的小技巧——“六頂帽子法”

在“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框架上花一點心思,也可以讓文章的結構獨具心意。

“六頂帽子”法,就是一個很有新意的架構。特別在寫社會人文視角的文章時,運用“六頂帽子“法更能深入的剖析問題,提出深刻的見解。

六頂帽子法,本來是用在商業決策領域的。在面對一個問題時,由團隊一起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1、陳述問題(白帽);

2、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綠帽);

3、評估該方案的優點(黃帽);

4、列舉該方案的缺點(黑帽);

5、對該方案進行直覺判斷(紅帽);

6、總結陳述,做出決策(藍帽)。

寫作的時候當然不能照搬這樣的模式,要根據所寫的內容適當的調整。

【白帽】提出問題(寫文章的初衷,靈感素材等)

【綠帽】蒐集儘可能多的對此問題的看法

【紅帽】對蒐集到的觀點進行評析

【黃帽】【黑帽】蒐集到的觀點的正確性和紕漏

【藍帽】自己的觀點(分析上述觀點的基礎上論證自己的分析)

當然,”六頂帽子法”的使用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必拘泥於把六個帽子都寫全,它只是提供一個行文的參考。


儘管寫文章套路衆多,但要真正的做到吸引讀者,還需要深刻的思想。就好比一個姑娘美麗的皮囊固然重要,有趣的靈魂纔是她們魅力的所在。在寫作的路上,擁有一些套路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組織行文,但倘若沒有深刻的思想作爲靈魂,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如果說我的靈魂還有一點作用的話,只是它具有熱情。“寫作路長,但幸好有熱情相伴,我們並不孤單。


後記

本文是在聽完樊榮強老師的寫作分享後寫的,內容是挑選了作者本人感興趣的地方,進行詳細的敘述,目的是爲了讓沒有聽過這次分享的朋友能更輕鬆的理解。其中對具體案例的剖析借鑑了樊老師的方法,同樣針對的是沒有聽過分享的朋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