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企業值得投身?一個肥豬丸與養豬場的故事告訴你

今年又快過半了,金三銀四也過去了快一個月。你跳入了大公司的陷阱,還是小公司的坑?身邊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有了些變化。在尋覓的過程中,大家都在追問,到底什麼行業、什麼公司更有前景?

去大公司吧,新人早已錯過公司成長時期帶來的高額回報,就是拿“死工資”(指非銷售類和非高層管理崗位):月薪+年終獎(幾個月的月薪),基本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去小公司等着融資上市走上人生巔峯,是有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每年漲薪跑不過CPI,甚至是被拖欠工資……大公司穩定,小公司有更多可能性。那就選行業吧,選個朝陽行業的獨角獸,等着風口來豬飛起。最好是入職後一年就要上市的“待出欄小豬”。

這說的容易實踐起來可難,什麼行業、什麼公司纔會具有“超額利潤”?同樣是做HR,在具有超額利潤的行業,如銀行、證券,你拿到的收入可能是其他行業HR的2、3倍甚至更多。除了國家賞飯的壟斷行業/企業,還有哪些公司有機會獲得“超額利潤”?在薛氏經濟學課上,有這樣一個肥豬丸的生動例子,揭示了答案——沒有公司可以一直獲得“超額利潤”,所有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都趨於相等。

肥豬丸與資產投資回報率

故事是這樣的。肯教授發明了一種肥豬丸,一粒肥豬丸可以讓一頭豬增重100斤。假設每斤豬肉賣10元,一粒肥豬丸就能爲養豬場增加1000元的利潤。甲老闆率先以500元的價格得到肥豬丸,他的肥豬多賣了1000元,他比同行多賺500元。於是,乙丙丁豬場也探得消息,大家開始瘋搶肥豬丸。肥豬丸的價格一路飆升,漲到1000元/粒。這個時候,豬吃不吃肥豬丸都一樣了,因爲肥豬丸的購買成本已經把它增加的利潤抵消了,也就是肥豬丸創造的超額利潤爲0。於是大家都不買肥豬丸了,肥豬丸的價格就下降了,降到900元/粒。這時買肥豬丸又有利可圖了(可以獲得:1000元收入-900成本=100元利潤),大家又開始搶購。這種循環會持續多久呢?會持續到肥豬丸的價格恆定在某個值,如999元/粒,它能爲養豬場帶來1元的超額利潤。而肯教授獲得了999元的收益。由於肥豬丸的回報會逼近它所能帶來的邊際收入,所以所有養豬場的回報率又趨向一致(大家都是花999元獲得多100斤的豬肉)。

有了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把企業分爲兩大類來分析他們的“超額利潤”:製造肥豬丸的生產力提升企業,以及受肥豬丸帶動的傳統企業。

肥豬丸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嗎?

答案是肯定的。肯教授拿走了999元的超額利潤,因爲他研製出了肥豬丸——一種提升豬肉產量的黑科技,這很好理解。高通靠芯片專利,在每臺手機上收取售價5%的專利費。一臺售價3000元的手機將交給高通約23美元。我只找到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六大智能手機廠商每臺的利潤情況如下,高通比國產的華爲、OV、小米利潤都高。


擁有先進科技的企業獲得超額利潤,這個誰都服氣。但前提是,你的科技得一直保持先進,如果另一個教授研製出可增重200斤的肥豬丸,那肯教授就沒戲了。

肥豬丸帶動的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嗎?

答案是隻有跑得快的企業可以獲得,就是最先引進肥豬丸的養豬場。而他們的超額利潤也會慢慢消失。這裏就有很多有趣的例子。

比如風口浪尖的滴滴,一家獨大後擁有壟斷定價權,獲得超額利潤,於是後進者只要比它定價低,都有機會搶佔超額利潤。美團專車和嗒嗒的士等各路妖豔貨色都來了,上來就直接發優惠券,和當初的滴滴一樣。也可以看出網約車市場門檻不高,幾乎是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可以預見最後的走勢,不管是否還會合並,他們的投資回報率也會趨於行業平均回報率。

再看風光無限的小米,從開始就打“性價比”而慢慢讓同行無路可走。吃了肥豬丸後主動把豬肉售價降低,甚至用賣豬肉獲得的超額利潤補貼雞肉鴨肉,把雞肉鴨肉的售價也降低,企圖把整個生鮮市場都拉過來,讓你在這買滿一籃子。當然互聯網企業和養豬場還是不可類比。可以預見,就算小米生態走進千家萬戶,產品利潤率也不會太高於行業平均利潤率。

就算是騰訊阿里,也難逃超額利潤率迴歸平均的噩夢。電商且不說京東、亞馬遜,連拼多多都拼出來了,微信裏一大堆花樣百出的微商在萌發着。騰訊遊戲暴利,這誰都看見了,於是阿里小米都開始做遊戲。當然巨頭先發的優勢帶來的規模護城河還是在的,只是想要保住超額利潤,還得不斷往前衝。


劉潤在5商學院課程裏剛好也講到“熊彼特租金”:創新的企業家享受到的一小段壟斷利潤。但在這段時間過後,後面的模仿者會跟上,壟斷就會打破,熊彼特租金就慢慢消失了。

說了那麼多,最後會發現,行業紅利期過後,超額利潤幾乎爲0,回報率趨於社會平均水平,大家都差不多。如果去不了產肥豬丸的技術企業,那就去早入場的企業,但要明白,這個超額利潤也只是暫時的。每個人都得不斷奮進,每個企業都得不斷創新。這纔是獲得超額利潤的祕籍。


其他的投資也一樣,資產的投資回報率終會趨於一致。該開一家火鍋店還是燒烤店?其實回報率差不多,否則火鍋店就會來搶燒烤店生意。買便宜的房還是買貴的房,一線城市買房還是三線城市買房,回報率可能也差不多,畢竟投入的成本不同。

“在資本家攫取超額利潤的各種方法中,主要是採取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法。個別資本主義企業採用新技術,使勞動生產率高於本部門的平均水平,從而降低其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當大多數企業都採用新技術,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時,商品的社會生產價格隨之降低,個別企業的超額利潤便會消失。但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逐,又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採用更新的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逐,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資本家爲了保持超額利潤,又要竭力採取技術保密,防止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也採取新技術,這就不能不阻礙先進科技的推廣和運用,束縛了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從這裏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起着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消極作用,表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侷限性和歷史暫時性。”馬克思說對了前半段。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個人公衆號:管你喜歡不喜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