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S和OTA未來之路

1.1 GDS的發展

全球分銷系統,應用於民用航運輸及整個旅遊業的大型計算機信息服務系統

航空公司發展初期,銷售部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手工處理和保存預訂信息。20 世紀50年代後期,隨着旅客預訂量增大,提高預訂效率迫在眉睫,由此美利堅和衆公司(AA) 和IBM共同創建了實時編目控制的計算機系統,供AA內部使用,這就是GDS的遠祖--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航班控制系統Sabre。

 

1.2 GDS 盈利模式

航空公司需要向GDS支付費用

同時OTA(在線旅途代理商)如也需要向GDS支付費用

 

1.3 目前有GDS

北美地區Sabre,Travelport ,歐洲則是Amadeus,中國市場,毫無疑問是TravelSky(中航信)

 

1.4 GDS近況

最近,部分航空公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開始向GDS反擊。例如,全美航空發起了一項訴訟,從訴訟內容看,根據航空公司和GDS的協議規定不同,同一家航空公司支付給GDS的交易費率各不相同,其中一些交易費甚至高達每個交易16美元。

去年瑞安航空沒有再與Amadeus續約,原因非常明顯——和許多其他航空公司一樣,他們發現GDS通過交易費奪走了自己的大部分利潤。另外,隨着航空公司廣泛採用“拆包”銷售策略,在提供獨立收費的附加服務時,比如行李、餐食和飲料等,這種緊張關係又進一步加劇了,因爲大部分GDS到目前仍然不能分銷附加服務。銷售獨立收費的附加服務爲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在幫助航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也是將中間商阻擋在外的天然屏障。

 

 

 

1.5航空公司分銷產業鏈條描述

1.5.1 GDS現有的理解

非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GDS 更像是一個老型的美團或者餓了嗎,但是他出現在互聯網還不發達的時候,而且是面向B端用戶。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代理商的機票專員都是黑屏操作的,這很符合非互聯網時期特點。

 

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時代,信息交換更快,媒介方式更多。但GDS的地位目前也沒法撼動,原因還需思考?

線下客戶紛紛跑到線上,這個時期攜程誕生了,B2C的產物。 更像美團或者餓了嗎。

所以有了 航空公司 - OTA - 攜程 - 用戶 模式 (OTA可以直接代理,或者從GDS取數據)

但比較而言 航空公司 - 互聯網(攜程) - 用戶 更服務互聯網思維。對於機票而言,B2B並不適合,因爲機票是直接對接用戶的。顯然GDS處於很尷尬的位置。

 

1.6 轉變

航空公司追求零售策略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們的角色定位從服務供應商向零售商轉型,他們希望跨國GDS平臺

,他們的目的在於降低分銷成本,能夠直接接觸消費者

 

發佈了7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