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父母,哪有不辛苦的

-1-

鄰居劉大姐自從當了姥姥之後,高興之餘,又過足了拉扯孩子的隱。她心疼女兒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太辛苦,乾脆就把外孫帶在身邊,既當姥姥又當媽,照看着外孫子的吃喝拉撒睡。女兒只是抽時間回來看看,晚上仍由老人帶孩子。

給我的感覺是,女兒名義上當媽了,實際上媽媽該做的,全由姥姥代勞。就連孩子上幼兒園、上英語興趣班,也是姥姥、姥爺接送。

不知女兒心裏作何感想,既沒有轟轟烈烈的事業,也不是生活窘迫,自己清閒自在就是幸福嗎?就能心安嗎?

-2-

單位裏的小何也是這種情況,生完孩子產假過後上班,孩子一直就由姥姥照看。

由老人幫忙帶孩子,小何肯定放心,不用擔心孩受虐受罪,日子也過得清閒。可長期把孩子託給老人,孩子自然就和姥姥親密,反到和父母有些生疏。

等孩子上學以後,小何才漸漸覺出女兒和她之間的距離。因爲好多時候,女兒寧可自己在房間裏擺弄玩具,也不願在小何身旁多說說話、問這問那,母女之間似乎缺少一種親暱感。

相反,女兒見到姥姥時,總有說不完的話,那種嘀嘀咕咕的親暱,讓小何心裏很不是滋味。等她極力想和女兒親密相處時,二寶出生了,她只能把主要精力再放到二寶身上。

-3-

這也讓我想起自己,孩子上小學之前,白天請阿姨幫忙照看,下班之後晚上自己帶(那時愛人在外地工作)。母親也是心疼我太累,經常來家裏和我住上一段時間,幫我照看孩子並分擔些家務。

但我覺得除了上班,其他時間應儘量自己帶孩子。一來可以及時感知孩子的成長變化;二來培養和孩子的感情,體味人母的快樂和不易。既然身爲母親,就要擔負起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再說我的母親年歲更大,精力並不比我強盛,她所有的付出,只爲讓我少受勞累。作爲女兒,我又於心何忍。

那幾年母親的老姐妹張大媽見到我總愛說:“閨女呀,你是不是又瘦了?你媽總和我嘮叨,你一人帶孩子太辛苦,心疼你都累瘦了,每頓飯多吃點啊!”

在母親眼裏,我瘦弱,是因爲帶孩子所累。其實她老人家又何嘗不是這麼走過來的。在母親那個年代,家裏孩子多,我們兄妹三人全由母親一手帶大,想想更不容易。

-4-

其實,作爲父母,哪有不辛苦的?生下孩子,只有用心養育,辛苦付出,才能配得上孩子的那一聲爸爸、媽媽。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真正需要父母傾心陪伴的時間,也就十幾年的功夫。十幾年,相比人的一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轉眼即逝。等孩子長大成人,能夠自食其力的時候,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也許會造成負擔。

所以,年輕的父母,珍惜眼下的親子時光,是付出,更是一種享受。眼看着一個小生命,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從說爸媽,到表達清楚一句話;從晃晃悠悠邁出第一步,到張開雙臂向你跑來,是何等的驚喜。

孩子上學之後的教育引導,更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校交給老師,這話不假。但學校之外的時間,就要靠家長的引導教育。

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成爲什麼樣的人,就要努力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一邊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一邊期待望子成龍。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習慣的養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的人從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認爲孩子小吃好喝好就行。等孩子長大後,發現孩子叛逆,就抱怨孩子不聽話。

其實是他們和孩子的相處溝通出現了問題。沒有對孩子小時候的感情滋養,孩子長大後對父母的橫空出世,是不願認可的。認爲父母根本就不關心自己,所以就有了父母說父母的、孩子幹孩子的不和諧狀況。

古往今來,之所以稱頌父母偉大,就在於他們視孩子重於自己的生命,在於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不求回報的付出。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雖然辛苦一點,但收穫的是家庭的溫馨歡樂和孩子的陽光自信。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業。不論你是忙是閒,還是忙裏偷閒,在孩子身上多用心,陪伴教育引導,才能算是稱職的父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