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原理你真的用對了嘛?

回國我最大的一個感受之一是大家對於財富的追求和渴望,這其實挺好的,因爲每個人都在通過學習變成更好的自己。很多人認爲積累金錢了,解決了溫飽的問題,名利就會隨之而來,最後就能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和願景。這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對馬斯洛需求原理的理解,並且我在很長一段時間以爲這就是我們一生奮鬥的路徑。

直到我學習了很多,自己實踐了很多,跟很多大神聊完以後,才震驚地發現以前想的方式完全錯了,整個想要通過從下往上由金錢積累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實現,實在是太辛苦並且太低效了!所有的高手,整個發展的路徑反而都是直接從自我超越階段(成長)開始的。

好,這是什麼意思?原理是什麼?以及到底怎麼操作,我想今天好好來跟大家梳理一下。

你一定聽過夢想清單,bucket list ,以終爲始等自我探索的學習吧?這是一種讓我們去暢享未來,構建未來藍圖,和聚焦自己的練習。我自己特別喜歡這個探索方式,不僅是因爲我構建過自己人生,最關鍵的是我實現了,所以我非常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創造美好的人生劇本,上演一場精彩的故事。(特別感謝當時的自己,寫下了這個劇本,大家可以點擊鏈接哦:)


做這個練習最重要的基礎,是要擺脫現實的束縛去想象和構建。這個練習最好有諮詢師引導,不然內心和能力不夠的小夥伴就會很容易陷入到馬斯洛需求原理的底層怪圈出不來。他們的症狀是:你看,我工資那麼低,怎麼可能突破呢?我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我做不了等等。所以,我和他們曾經以爲的一樣,必須只能通過賺錢,只能通過穩定的工作,然後一步一步往上爬。

可是,這樣想法的小夥伴,雖然自己內心會覺得這個很踏實,但即使他們爬到了他們以爲的高層,其實往往不幸福。因爲他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做,那就是:探索自己。但就像我說的,高手想問題和做事的方式,從來都是比較反常理的。我自己後來發現,反常理的一些事,其實非常需要勇氣。而最後所有的收穫都是對勇氣的嘉獎。高手的成長路徑我們說了,是從金字塔頂端開始學習和成長的,最後收穫了人際關係,尊重和財富。而背後涉及的步驟是:探索自己,尊重自己,做好自己,然後你想要的都會來。

1. 探索自己,是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以及體驗,去看看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做什麼又快又好。我到現在都特別喜歡測各種各樣的測評,去了解自己。這裏也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不錯的測評工具,鏈接在這裏:職業性格測試。在比較專業的測評裏,你會看到自己的長短板,自己的偏好,自己的潛力等。舉個例子,我在畢業以後原本晉升的途徑是學了工科,我就去做工程師,然後在公司裏努力工作往上爬。可是,當我探索了2年以後,我發現我未來的願景裏,我完全不想成爲像我老闆一樣的人。並不是我老闆不好,而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我明確地知道我不喜歡。而我得去所有測評結果都顯示,我當時的工作跟我個人特質是非常矛盾的。這也是爲什麼,哪怕我再認真工作,獲得一些成就,我都覺得又累又痛苦。

2. 尊重自己,是指當你發現自己的一些規律以及特質後,你不評判自己,不給自己貼標籤,而是完全地接納。比如,我的特質中喜歡自由散漫。這個詞第一反應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是貶義詞,自尊豪強的小夥伴不會因爲這個特質而討厭自己,反而會找工作的時候刻意避免限制性特別強的工作環境。自由散漫其實還有很多的解讀和褒義的應用,比如思維跳躍,創意和想法特別多。而不願意接納自己的小夥伴,就老想期待自己變成嚴謹自律的人,自律嚴謹第一反應也非常好,再加上整個社會在推崇,那反觀自己就會覺得特別不喜歡。結果不良情緒就來了,然後整個生命狀態就被其他人影響了。而嚴謹自律的人,他們的短板就是創意力可能不太夠,並且容易較真,生活比較無聊。所以你看,所有的品質並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如何把他們發揮出來,放在哪裏發揮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尊重自己,認真看看自己的特質可以怎麼發揮出來纔是王道。

3. 做好自己,這個其實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不要想着改變世界了,專注於改變自己就好了。怎麼改變,其實也不難,前提是做好前兩步,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了,認真學習和每天成長一點點就夠了。然後時間給你的回報速度遠比你想的快,這就是時間的複利效應。我曾經格局也特別小(現在慢慢變大),不知道能幹嘛,未來特別迷茫。幸運的是我很喜歡自我探索,所以後來我認真閱讀,然後推廣閱讀,整個人生都在重新塑造。我從一位工程師轉型成了諮詢師,跨界之大,我覺得超級有趣。而這是我自己之前創造的未來藍圖!

最後,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多一點勇氣去探索自己,把以前沒做的功課都補齊了,再加上時間的複利,你想要的都會來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