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入網意義和技術問題

  電動車作爲一個“可移動的大型電池”,可以爲電網的穩定和正常運行作出貢獻。

  研究顯示,個人使用的小型車輛(包括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其行駛時間僅爲總時間(可以理解成一天24小時)的10%左右,90%前後的時間爲停止時間。如果將這90%的時間接入電網,既可進行充分利用車輛的電池資源,也可以減輕車主的負擔。

  以日本的日產汽車公司電動車LEAF爲例,該車的電池容量爲24kWh。按照一般用戶平均日行駛30公里計算,約耗電4kWh左右。如果這種電動車聯網,這多餘的20kWh可以用作電網的緩衝。

據報道,截至2014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爲1.54億輛,如果其中的1%爲電動車併入網的話,其容量高達308萬kWh,大約相當於3臺目前中國最大的火力發電機組的容量。

 

  目前,電動汽車入網技術存在着以下的問題:

  1. 將電動汽車接入電網,並實現上述的各項支撐電網的功能,需要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從本質上講,支持電網運行對車主並無可見的利益。所以,導入這類硬件的成本如何解決,如何通過政策(比如:經濟利益等)來調動車主投資硬件入網的積極性,是掌握着公共電網資源的政府部門所需要進行的工作。
  2. 電動車(準確地說,是車載蓄電池)在支撐電網時,必然產生高於通常使用狀況的充放電次數。大家知道,蓄電池的充放電次數時有限的,如果因入網而導致電池的壽命縮短,對車主如何進行經濟上的補償,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3. 從技術的角度講,入網的電動車既然是作爲電網容量的緩衝裝置來使用,在極端的狀況下,有可能出現電池充電不足而影響車輛使用的情況。

研究內容分類:

a: 研究大量電動汽車廣泛入網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
b:建立電動汽車充放電行爲的數學模型,提出電動汽車充放電最優調度方案,發展快速有效的計算方法實現電力系統對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協調有序控制
c:提出電動汽車大規模應用在 交通領域、電力領域和環保領域的經濟效益計算模型,評估電動汽車行業的經濟價值,爲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