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產出

課堂回顧:
你好,今天我們開始一個新的模塊,從供給一方來看經濟問題。關於供給的行爲,我們首先要掌握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1. 價格由需求量與供應量共同決定
    第一個,當然是關於供給曲線的概念。我們前面花了很長時間,講需求定律、講需求曲線,講需求曲線什麼時候是滑動、什麼時候是移動。
    其實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假定,那就是供給是不變的,但實際上,供給是發生變化的。
    我其實早就留意到,有同學在我們討論需求的時候,在留言裏面談到:如果發生供給不足的情況,那麼價格就會往上漲,價格往上漲了以後,需求就會降下來,需求降下來以後,供給又足夠了。整個情況就表現爲,在同一條不變的需求曲線上面滑上滑下。這種理解是錯的。
    犯這個錯誤的人,還不只是我們普通的同學,連上次我們提到過的寫那本非常出名的《21世紀資本論》的那位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 ),他也犯這樣的錯誤。
    在這本《21世紀資本論》的序言第7頁裏面,就有這麼一句話:“如果某種商品的供給不足,價格太高,那麼對該商品的需求就會減少,這將導致其價格下降。”
    情況不是這樣的。不是這個需求上去又下來的。真實的情況是,價格是由那一條—— 我們都已經熟悉的——傾斜向下的需求曲線,和另外一條傾斜向上的供應曲線共同決定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向上的供應曲線,跟向下的需求曲線相交的那個點,就是供求平衡的那個點。當然很有可能是由於供應不足,它們相交的那個點縱座標太高了,價格太高了;橫座標太短了,供應量不足。
    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這個問題要解決,是要隨着技術的發展、資源的重新調配,供給曲線向右移動,也就是整個社會的生產能力得到了提高。
    這時候那條向右移動了的傾斜向上的供應曲線,就跟原來不變的需求曲線在一個新的點上相交,這個點的縱座標要低一點,也就是成交價要低一點,而它的成交量、需求量要大一點。
    這是我們要說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下子我們看世界的圖景算是補全了—— 需求曲線跟供應曲線。
    我給你準備了一張圖,這張圖講的是從1880年到2010年,這130年來,全世界消耗銅的數量以及銅的價格。

銅的消費和價格:雖然銅的年消費量增長了近100倍,但銅的價格沒有太大變化
我們消耗銅的數量一直在漲,但是銅的價格卻是一條平直的線,幾乎就沒漲過。
原因就在於,供給在變化,供給在不斷地增加,這使得我們雖然消耗了很多的銅,但銅的價格卻沒有因此而有多大的增長。這是我們首先要介紹的關於供應曲線的概念。
2. 事前看和事後看
關於供應的行爲,第二點我要介紹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事前看和事後看的區別。
現在的主流經濟學教科書,每當講到供應的行爲、生產的成本,裏面就有大量的公式、圖表、方程。它講的是人們應該怎麼規劃未來的生產,才能達到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這給人的印象,它藏着的潛臺詞,是人們早就知道應該怎麼去規劃生產的。生產就好像事前已經編好的一幕幕話劇一樣,是能夠按部就班完成的。現實的情況遠遠不是這樣。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企業家,他的成功道路都不可能是計劃好的。當然,你事後看、往回看,你可以把以前發生過的很多不確定性都抹掉。這樣看,你會覺得成功是一條必由之路,有一條清晰的道路。
但實際上,你回到事情還沒明朗的時候看,當時有大量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再大的企業、再聰明的企業家、再多的數據,在做決策的時候,他們都沒辦法避免猜測的本質,否則那些有大量研究人員的企業,他們就永遠不會失敗了。有時候,有些很明顯的勢頭,最後並沒有成爲主流;有時候一些微小的事件,最後卻成爲了事件發生的主要方向。我的一位經濟學家朋友告訴我一個例子,他說他非常清楚地記得,他曾經參加過一個研討會,那個研討會的主題,是討論當時剛剛興起的微博會不會取代博客。
他們恐怕都忘記討論的結果了,因爲隔了一兩年後,另外一種全新的社交傳播方式——微信興起了。你說當時的討論有多重要呢?當時誰畫過什麼方程式,用過什麼樣的模型來預測未來的發展嗎?有什麼用嗎?
所以我非常贊成我的同事,北大國發院管理學教授馬浩老師出的一本書的標題,那就是《決策就是拍腦袋》。商人永遠不可能等信息完備了以後才做決策,這是我們每當討論供應行爲的時候,一定要記牢的一個概念。那就是我們到底是在事前看,還是在事後看。
3. 長期與短期
關於供應的行爲,第三個我要介紹的概念,是長期和短期。在經濟學裏面,長期和短期的概念挺有意思的,長期和短期的標準,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判斷的。
短期是指只有個別的生產要素可以調整,大量其他的生產要素不能調整的情況;長期是指所有的生產要素都可以進行調整的情況。
所以,如果所有的生產要素,在一天內都可以調整,那麼一天就算是長期;如果大量的生產要素,在十年內都是不能進行調整的,那十年也算是一個短期。
4. 經營與歇業
在討論供應行爲的時候,第四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商人判斷什麼時候繼續經營、什麼時候關門大吉的一個標準。
你還記得前面,我舉例子的時候說過,我們家在長安街有個賣茶葉蛋的鋪位吧?
有同學在留言裏面問我,我們家是不是在長安街真有一個賣茶葉蛋的鋪位?那當然是虛構的。
假設這個鋪位,每個月攤銷的固定成本是1萬塊錢,包括房屋的裝修、設備的購買等等,固定成本是1萬塊錢。而可變成本是1000塊錢,包括燈油火蠟的費用、人工的費用。
這1萬塊錢的固定成本和1000塊錢的可變成本,就構成了幾個關鍵的決策價位。
如果每個月我的收入是在11000塊錢以上的,那這個鋪位就處於盈利的區間,可以繼續經營下去,能夠賺錢。
如果這個鋪位每個月的收入,是處在1000塊錢跟11000塊錢之間呢?也就是說它的收入不足以彌補所有的固定成本,但是它足以彌補每個月的可變成本,這時候這家店就可以繼續經營下去,雖然它是虧損的。
爲什麼虧損的還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呢?那是因爲固定的投入,很可能已經不是成本了。只要這個店不能轉售出去,不能再換成錢,投入的那些資金就沉睡在那裏了。
這時候,只要每個月賺的錢,能夠超過每個月的可變成本——1000塊錢,那還是值得繼續經營下去的。所以收入從1000塊錢到11000塊錢之間,我們可以保持赤字經營。
如果這個鋪位每個月的收入不足1000塊錢,連它的燈油火蠟和人工支出這些可變成本,都不足以Cover(覆蓋)、都不足以衝抵,那這個鋪位就應該關門大吉了。
所以一家企業根據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就能夠形成這幾個關鍵的價位,從而決定他們到底是盈利的,還是能夠赤字經營的,還是應該關門大吉的。
當然,這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固定成本的攤銷,跟商人的遠見有關係。
雖然是付出同樣的固定投資,但是對未來的看法不一樣,把未來看得到底是遠一點還是近一點,急功近利一點還是理想遠大一點,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就有不同的計算。到底是盈是虧,到底應不應該堅持下去,就會產生不同的決策。

5. 生產速率和生產總量
關於供應的行爲,第五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區分生產速率和生產總量。
當我們講一個企業的產量是多少的時候,人們往往混淆了這兩個概念,你講的到底是生產的速率——在單位時間裏面的產量,還是總產量?這好比我們討論交通問題的時候,你講的到底是速度,還是總的距離?這兩個概念有重大的區別。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 ),他當年被蘭德公司請去當經濟顧問,他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話題,就是關於生產成本的問題。
他講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定律:
第一,如果總產量不變,隨着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平均成本最終就會增加。也就是說如果你生產的總量不變,但是你要得快、要得急,那麼你生產的成本就得提高。
英文有句話叫Haste makes waste,急迫導致浪費。很多時候,你要一個很急的東西,你就得通過很貴的方式來滿足。一次性的。
但是你如果要得多,又要得慢—— 他的第二定律就講這個—— 你就可以從長計議,慢慢規劃,這時候平均成本就會降下來。
最簡單的例子,是你在開車的時候要行走的路程不變,但是你的速度要提高,你的耗油量肯定會增加。急迫導致浪費。
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什麼急事,哪怕是幾倍的價格,我們打一個滴滴專車,這就能解決問題。但是急迫導致浪費,導致更高的付費。如果你天天都有這麼急的事,那就應該買輛車,每天出行的平均成本肯定會降下來。
阿爾欽在《成本和產出》這篇文章裏面講的,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倒過來的:如果生產速率不變,而生產的總量越大,那麼平均成本就越小。這也是容易理解的。
生產商如果接到一個大訂單,他知道自己可以從長計議,好好規劃,而生產的速度又不比那些小訂單要更快,那麼他總能夠想出更好的資源配置、更合適的生產組合,來減少每一個單位的產品的平均成本。
在生產過程中還難免有所謂試錯的成本、打磨的成本。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講了供應行爲幾個重要的概念:
要區分向前看還是向後看;
要掌握在經濟學裏面短期和長期的概念;
要從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角度,來理解盈利經營、赤字經營和關門歇業等幾個關鍵的決策價位;
要區分生產速率和生產總量的區別。
課後思考
今天我留給你的思考題是,我們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不同品牌的手機,其實是由同一個工廠來代工的,它們的質量爲什麼會不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