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一些理解

OSPF基礎:

  1. 範圍:IGP
  2. 原理:LS(鏈路狀態型的路由協議)
    DV(距離矢量協議,傳聞式):所有路由都是相鄰的鄰居發送的;有方向性
    LS(鏈路狀態協議,知曉全網拓撲/分層):每一臺路由器都有全網的路由結點拓撲(LSDB)
  3. 有/無類:無類
  4. 封裝:
    E IP OSPF First
  5. 組播地址:224.0.0.5、224.0.0.6(有DR、和BDR清空下使用)
  6. 更新機制:
    泛洪更新(30分鐘):過一段時間 週期性更新
    觸發更新:當網絡發生變化時,發送更新包進行更新
  7. 彙總:精簡路由表
  8. 負載均衡:根據度量值計算
    等 價負載:只有度量值一樣就是等價負載均衡
    非等價負載:OSPF不支持,只有EIGRP和BGP支持

OSPF區域:
中轉區域(骨幹區域或Area 0)
非骨幹區域(非0區域)

  1. 減小路由表條目(域間彙總)
  2. 本地拓撲變化只會影響一個區域
  3. 減少LSA的泛洪範圍
  4. 區域劃分是接口概念
  5. 所有區域都必須接在區域0上
    OSPF鄰居/鄰接(Adjacency)

DR:收集所有LSA信息,然後統一下發給成員(DR和其他成員都是鄰接)
BDR:備用DR(爲成爲DR之前也是普通成員)
DRather:普通成員(鄰居狀態)
只有在MA網絡纔有DR這些出現,224.0.0.6
點到點(P-T-P)不需要選舉DR/BDR,224.0.0.5

ospf報文類型
①. HELLO
②. 數據庫描述 DBD(用於讓路由器發現自己缺少哪些路由) (ACK確認)
③. 鏈路狀態請求 LSR(隱式確認)
④. 鏈路狀態更新LSU(ACK確認)
⑤. 鏈路狀態確認 LSACK(確保OSPF報文是可靠的,只對可靠報文進行確認)
OSPF的一些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