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組團在川調研熊貓村和零星熊貓

初夏的天府之國,山川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又是一年大熊貓繁殖季。

6月26日至28日,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30人,來到成都市成華區和眉山市洪雅縣等地,深入保護地、社區、社會組織、村鎮等,以沉浸式體驗熊貓村守護使工作的方式,就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保護等課題進行考察調研。

這是國內知名高校暑期社會實踐首次大規模聚焦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保護與熊貓村發展問題。

參觀考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我國乃至全球知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主要研究基地之一。

26日上午,在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成都辦事處相關負責人陪同下,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參觀考察。

熊貓基地兩名科普教員帶領北大實踐團,歷時3小時先後參觀了成年大熊貓別墅、熊貓科學探祕館、大熊貓博物館等10餘個科普場館,並詳細講解了一系列大熊貓遷地保護知識,以增強北大學子參與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和行動。 

北大實踐團在熊貓家體驗空間

26日下午,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來到有“都市熊貓村”之稱的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

在都市熊貓村,他們重點深入瞭解了回龍、獅子、一里塘3個“村轉居”社區1980年代以來爲大熊貓遷地保護所做的貢獻以及客家文化。

在客家鄉愁記憶館暨熊貓家體驗空間,約未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主席張港旋,向他們詳細介紹了聯盟的發起背景與願景,以及熊貓騎行、熊貓情書、熊貓村守護使等公益活動的開展成效。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領隊特古斯表示,北大信科人將鏈接更多的北京高校社團參與守護川陝甘51個熊貓縣198個熊貓鄉鎮數百個熊貓村。 

青年大學生如何有效地參與守護熊貓村和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

26日下午,在熊貓家體驗空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物保護與研究中心專家, 爲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作了題爲“大熊貓保護現狀及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意義”的專題講座。

據該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大熊貓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球大熊貓種羣數量已超過2400只,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羣數量1864只,圈養大熊貓種羣數量548只。

但是,由於人爲活動、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因素,野生大熊貓已被分割爲33個侷限種羣,其中18個小於10只的種羣具有高度的滅絕風險。

該專家表示,廊道建設是保護野生大熊貓種羣的重要方式,與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相比,2017年以來試點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可有效恢復大熊貓棲息地之間的聯繫,擴展33個野生大熊貓局域種羣的生存空間。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劃定的傳統利用區,探索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機制,應該作爲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工作的重要方向。”該專家建議。

北大實踐團參訪都市熊貓家園

 27日上午,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走訪了“文旅成華 熊貓家園”極具工業文明特色的中車共享城藝展中心和社區發展治理代表和美社區。

走訪結束後,北大學子與共青團成華區委員會、和美社區、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就“北大青年如何參與守護熊貓村創新研究與公益傳播”話題進行了座談。

尋求騰訊追夢計劃支持開發小遊戲讓公衆沉浸式體驗守護熊貓村,邀請網紅主播參訪並直播熊貓村以聚集流量,組織熊貓村有志青年參觀考察熊貓基地和都市熊貓家園以激發他們振興熊貓村的志向,邀請專家學者調查研究熊貓村……北大學子們爲守護熊貓村計劃貢獻了一個個有智慧的“北大方案”。 

北大實踐團成員爲家人制作熊貓村生態禮物“竹筒石斛”

中華大熊貓保護地•叢林崗,是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守護熊貓村團隊協議託管的國內首個零星熊貓社會公益型自然保護地,地處野生大熊貓分佈的六大山系之一大相嶺山脈最南端,保護面積30平方公里,輻射一個10只以下的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和3個熊貓村2500多位熊貓村村民。

27日下午,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乘車4小時抵達“熊貓村”叢林村。

在叢林村,他們初步調研了石斛、雅連爲代表的熊貓村中藥材種植情況,體驗給家人制作熊貓村生態禮物“竹筒石斛”,並以農家鑑寶的方式調查瞭解熊貓村近十種古老農具及背後的生存方式。 

北大實踐團調研熊貓村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28日,約未來執行負責人、中華大熊貓保護地•叢林崗主任李永政,帶領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探尋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以及巡護監測零星熊貓保護地。

在“熊貓村”石溪村,李永政帶着北大學子走村串戶,調查村民們的經濟收入來源,瞭解村民跟野生大熊貓之間的生存與發展故事,思考如何改變與平衡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矛盾。

然後,李永政帶領北大學子徒步中華大熊貓保護地•叢林崗,體驗巡護監測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沿途學習辨識野生大熊貓伴生動植物、野生大熊貓生活痕跡,瞭解竹林撫育技術及其對零星熊貓保護地的價值,以及聆聽退役陸軍少校講述十年如一日守護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的故事。

 “我們來自北大大信科,我們在叢林崗等你來!”伴隨着聲情並茂的北大人呼喚聲,此次熊貓村考察調研工作畫上了圓滿的分號。

據瞭解,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將撰寫一篇5000字調研報告,而每位調研團成員將撰寫一篇不低於1500字的調研報告。 

北大實踐團徒步巡護監測野生大熊貓

據悉,第三屆尋找熊貓村守護使活動於今年3月啓動,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劃四星項目“守護熊貓村計劃”的重要內容,旨在選拔大學生參與熊貓村調查研究,探索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矛盾的解決之道。

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活動,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共青團成華區委員會、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團委指導,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成都辦事處、約未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並得到愛德基金會、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等單位支持。

“除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外,第三屆尋找熊貓村守護使活動還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了36名熊貓村守護使,今年第二批熊貓村守護使將於7月中下旬深入熊貓村開展調查研究。”守護熊貓村計劃發起人趙鬆生透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