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家日誌NO.2:北大學子組團參訪全球大熊貓愛好者與守護者之家

客家鄉愁記憶館暨熊貓家體驗空間試運營第二週,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一行參訪值得一記。 

6月26日下午,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開營儀式,在客家鄉愁記憶館暨熊貓家體驗空間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師生、守護熊貓村團隊等30餘人,參加了開營儀式。 

首先,約未來聯合創始人、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主席dbeo張港旋,向北大實踐團詳細介紹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 

張港旋介紹,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籌建於2017年,是隸屬於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二級部門,祕書處設立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團委,是一個集“調查研究、科普宣傳、社會實踐、公益創業”等多維度助力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的高校和青年大學生志願服務平臺,通過支持高校社團發展,培養綠色領袖,引領綠色未來。 

張港旋說,成立近兩年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先後主辦熊貓騎行、熊貓情書、尋找熊貓村守護使等大型公益活動十餘項,吸引了全國330餘所高校的參與。其中熊貓情書話題閱讀量近500w,北大大信科同學的校友北大醫學部青協的志願者也爲守護熊貓村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連續三屆的熊貓村守護使選拔,吸引了上千名大學生的參與,最終累計選拔出40位守護使,走訪了寶興縣光明村、都江堰白馬村等近十個熊貓村。 

張港旋表示,北京大學信科學院實踐團是第三屆“尋找熊貓村守護使”活動中的代表團,希望大家在本次熊貓基地—熊貓家—中華大熊貓保護地•叢林崗的調研實踐中能有所收穫,也爲大家志願作爲理事單位,在長期從事守護熊貓村和零星熊貓的行列中貢獻北大學子的智慧與力量表示感謝。 

其次,約未來理事長、守護熊貓村計劃發起人趙鬆生,向北大實踐團介紹守護熊貓村和零星熊貓項目背景及主要行動。 

趙鬆生介紹,守護熊貓村計劃已實施近十年,致力於探索解決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矛盾。熊貓村,特指野生大熊貓分佈的村落,川陝甘51個熊貓縣198個熊貓鄉鎮共有數百個熊貓村。 

趙鬆生說,在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客家鄉愁記憶館打造熊貓家體驗空間,目的在於採用社區公共文化建設的方式將菁華翠庭集中安置區營造成文創型都市熊貓村,進而倡導每年超過數百萬人次的大熊貓遊客參與守護熊貓村和零星熊貓。 

據瞭解,1980年代以來,白蓮池街道回龍、獅子、一里塘3個“村轉居”社區爲大熊貓遷地保護所做的貢獻,因此守護熊貓村團隊將這裏形象地稱之爲“都市熊貓村”。在都市熊貓村居住着1900多戶居民,其中90%以上的是客

家人。因此,在這裏營造“大熊貓+客家”文創型社區,具有豐富的大熊貓文化和客家文化底蘊豐厚。6月14日,客家鄉愁記憶館開館時白蓮池街道剛發佈了國內首個社區大熊貓IP形象“客家熊貓”。 

接着,趙鬆生代表約未來向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領隊特古斯,頒發了“約未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理事單位”牌匾,並贈送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蜀錦熊貓畫作。 

開營儀式結束後,守護熊貓村團隊邀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物保護與研究中心專家, 爲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作了題爲“大熊貓保護現狀及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意義”的專題講座。 

據瞭解,第三屆尋找熊貓村守護使活動於今年3月啓動,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劃四星項目“守護熊貓村計劃”的重要內容,旨在選拔大學生參與熊貓村調查研究,探索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矛盾的解決之道。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活動,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共青團成華區委員會、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團委指導,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成都辦事處、約未來全國高校大熊貓保護與發展聯盟、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並得到愛德基金會、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等單位支持。

 (攝影/華子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