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揭祕:爲什麼被分手的人,都執着於向對方要個解釋?

1

《大話西遊》裏,至尊寶和菩提老祖有段經典對白: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

這看似是一個死循環,但卻有着明確答案: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但分手需要一個明確的理由。

非常心痛的一個現象:

身邊經常會遇到一些情侶,被分手後,總是苦苦執着於問對方“你到底爲什麼要跟我分手啊?我們究竟哪裏不合適呢?”

結果,拿不到答案,就一直糾結於此。有些人是非常執着的一定要問清楚,有些人是多年以後,午夜夢迴,每次想到這件潦草結束的戀情,都會心緒難平,總覺得這段戀情不夠完整,覺得哪裏有個漏洞。

這其實是人的心理在作祟,專業上被稱爲: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型心理學

我們的認知,是把事情做一個完整解讀。事情如果是碎片斷裂的,我們不能接受;我們自己如果是碎片斷裂的,我們自己也不會接受。所以,我們會努力把事情拼出一個完整圖形來。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線索,我們不理解,我們就會在頭腦中想象。在想象中,我們會把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拼出來,當我們把事情拼出來,我們心裏就踏實了。(個人理解:相當於腦補)

比如,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看一些事情或者別人給講一個故事,講了一半,你就很想很想知道故事的下半段。

因爲,我們傾向於用一個完整的眼光解讀事物。

2

再比如,有些人突然對你做出一些攻擊性和傷害性的事情,你就會想:爲什麼會是這樣?

你會找很多很多細節,然後把事情來龍去脈拼在一起,然後想把它找出答案,這就是因爲,我們想要事情是一個完整的樣子。

所以跟一個人談戀愛,莫名其妙的分手了,你就很想要一個解釋,因爲你想讓事情有一個完善的結束。這樣的結束,代表它是一個完整的結構。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完整的,如果我們內心是碎裂的、內心糾結衝突會很大。所以,我們自我認知也好,社會認知也好,我們習慣於給它一個完整的解釋,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

舉個例子,蘋果logo標誌,那麼大一家公司,就設置了這麼一個logo,一般人可能不理解,就用一個蘋果做一個標誌,是不是很傻?

但是它重點在哪裏?缺了一個口!

當它缺了一個口之後,你會覺得蘋果不完美了,不完整了,顧客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住了,你就關注它了,你馬上就會對它特別在意,你會牢牢記住這個被咬掉一口的蘋果,那麼logo的形象就成功了。

它不要你記住它的公司,它要你記住它的符號。這個符號怎樣讓人牢牢記住呢,就在於缺了一個口,因爲我們都習慣於事情是完整的。

這些其實都是,用格式塔心理學做的一個廣告設計。

很多廣告的設計,都有心理學的因素在裏面,設計師會研究用怎樣的設計更吸引人。

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也習慣把事情做的有頭有尾,聽別人講話,也想聽的有頭有尾,這都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這都屬於格式塔心理學。

3

根據格式塔心理學,會延伸出來一個問題:我們未了的情結

一些事情放在心裏一直沒解決,你就會很難受,你就會解決它,如果很想表達對一個人的情感,比如你的父親突然去世了,你沒有表達哀悼之情,你就很想表達,直到有一天你把它表達完了,這個事情就過去了。

父親已經去世了,那就是通過心理治療的方式、悼念儀式等表達,當你通過儀式表達完,你就把這個未了的情結表達完整了。

未了的情結,代表我們內心有些缺欠的東西,有些東西是不完美的,我們需要把這個事情完善、了結。

這些都是來自格式塔心理學治療,這也是格式塔心理學或者說是完型心理學,它們對人性的理解。

所以,在愛情裏:

如果你要跟別人分手,也要尊重這段感情,好好給對方一個分手的理由,讓這段感情有始有終、入土爲安。這纔是對對方最後的善良。

如果你你是被分手的,如果可以,儘量問清楚分手原因,讓自己了卻一樁心事,如果實在得不到原因,就是現在一段有頭無尾的感情裏,眼睜睜看着它潦草收場了。那麼,也要在內心告訴自己:我並不需要執着於分手的原因,這只是我心理因素在搗鬼。往事隨風,昨天的太陽,那是你該放手的黃昏,明天的太陽,纔是你要追求的朝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