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專訪】他用3年時間,從0開始打造專屬大學生的IT教育品牌,只爲將他們送入國內最頂尖IT名企。

微信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EfWlXQBbjjt81mc8kLtJQ



人物簡介



陳鑫傑  拼客科技PINGINGLAB創始人

曾就讀於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於大二休學

5年IT從業經歷,專注網絡&安全信息化項目規劃與部署

4年IT教育創業經驗,學員遍佈國內一線互聯網/安全/政企單位

51CTO學院金牌講師,100萬+在線學員,網絡與安全方向排名top1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春季校園招聘(3~6月),他所在的教務團隊所帶領的學員,拿到了6個騰訊、7個省移動、4個360,還有來自網易、綠盟科技、美圖秀秀、大疆創新、中科院等各大名企60多枚offer。


類似的情況,在2015年秋季校園招聘(9~12月),50多名大四學員,最終刷到100多個offer,同樣有來自微信、騰訊、網易、華爲、中科院等國內頂尖IT名企的offer。


在這裏,每個學員平均可以拿到2.5到3個offer,90%以上的offer都是行業頂尖IT名企,這個被外界稱爲“offer收割機”的公司,這三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幫助大學生找到名企工作的?


現在,剛好是拼客的三週年(2013.7.10 ~ 2016.7.10),我們通過這段人物專訪視頻來了解拼客科技的三年成長曆程。(視頻版本需要點擊最上面微信原文)



--以下是嘉賓訪談文字版(有部分刪減)--





一起來認識拼客




Q: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豔豔,現在剛好是拼客科技三週年,我們邀請到拼客科技PINGINGLAB的創始人陳鑫傑師兄,跟大家分享下他三年的創業歷程(2013.07.10~ 2016.07.10)順便地,因爲師兄在IT互聯網、校招求職、創業等方面有多年的實戰經驗,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跟他取取經,鑫傑師兄,您也跟大家介紹下自己吧。


A:Hello,大家好,師兄師妹們好,非常開心今天以這樣的方式來跟大家見面;平常的話,很多朋友是通過我的在線視頻教程認識到我,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以真人秀的方式跟大家見面。今天剛好是拼客科技三週年,三年的拼客從嬰兒到小孩,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拼客這支團隊這三年的創業歷程,中間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Q:好的,首先您能否用最簡單的方式,給大家介紹下,拼客科技PINGINGLAB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


A:恩,好的。拼客科技是一個面向在校大學生的IT教育品牌,提供IT技能培訓和校園招聘求職輔導,幫助學員找到更好的工作。簡單來說,拼客提供了這麼一個學習社區,一個學員可能什麼都不懂,只要他/她嚮往IT計算機方面走,然後過來拼客這邊,接受我們專業系統地IT技能方面的指導和學習。在這個基礎上呢,我們會給大家篩選或推薦一些比較好企業,供大家實習或者工作,並且輔導大家簡歷編制、筆試、面試、簽約等各個求職環節,幫大家更快地找到好的工作。(當然,IT互聯網方面涉及的崗位太多,目前我們專注在網絡、安全、運維方向。)


Q:恩,我明白了;那公司發展到現在剛好三年了,能否跟大家說說目前拼客大概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取得了哪些成績?


A:恩,我覺得看一家教育公司,應該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師資團隊、教學水平、硬件設施、求職情況等等,內容比較多。但是我覺得這裏有個最核心的點,能夠直接反饋這個教育品牌的情況,那就是課程的口碑和學員的求職率,這個可以直接衡量這個教育品牌是否成熟、所提供的服務是否靠譜。


所以,我簡單說下拼客這邊的學員求職情況,舉個最近的例子,拿這次3到6月份這次春季校園招聘來講,我們大概拿到50多枚offer(offer值得是求職者獲得公司工作的意向書),這裏面有6個騰訊的offer,7個省移動、4個360、還有包括網易、大疆創新、中科院等名企offer,這裏面有很多公司的offer,我們這邊幾乎是包場的,例如這次2016騰訊春季校招,整個廣州和深圳的技術運營崗(網絡&運維方向),總共也就10來個offer的樣子;360在廣州和深圳總共招了4個安全工程師,2個廣州2個深圳,剛好全是我們這邊的學員;網易這次招了一個遊戲運維,是我們這邊的學員;省移動春季校招,我們7個學員過去,剛好都進了……


類似的情況,每年在這裏都再次發生。例如,我們在去年秋季校園招聘也是類似的,我們50來個大四學員,大概拿到100來個offer,同樣都是國內最一線的互聯網、網絡安全、運營商等IT名企。


所以,要說我們這3年間到底做了什麼,目前取得哪些成績,總結來講,就是:拼客科技用3年的時間裏,從這裏走出去的學員,遍佈國內最一線的IT名企。





不一樣的大學經歷




Q:恩,這真的是師弟師妹們的福音呢~  那鑫傑師兄您當初(2013年)爲什麼選擇創業呢?而且是做一家IT教育公司?另外,我也聽聞鑫傑師兄是大學休學(11年)提前出來,當時你是有什麼考慮呢?這個問題可能比較長,不過可能也是大家最感興趣的部分吧。


A:恩,這個問題我也經常被一些朋友問到,這算一個老梗了吧。今天,在這裏我覺得有必要先跟大家表明下態度:首先,不要隨意衝動休學。另外,學跟後面創業沒有必然的關係,我是休學然後工作之後纔開始進入創業階段的。所以不要被當前那些“休學創業”的雞湯勵志文的思維拖着走,我個人是非常反對這類“雞湯創業”故事的,水分太大,因爲沒有任何時間沉澱的創業項目基本算是瞎折騰。


Q:行,那就先聊下你大學這個部分吧。


A:我是09年進的廣工(廣東工業大學),當時讀的是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測控這個專業,不過當時對自己的專業不是很感興趣,自己對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比較感興趣,所以大一的時候自己就開始學習相關的一些理論知識,然後到大二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怎麼在學校,在大學城北亭村那邊自己租了一個小房間,自己全力研究這一塊的內容。我記得當時是幾個舍友騎着單車幫我從廣工西區一起將行李、電腦等搬出來的,好像將我這個異類給清理出宿舍了(開玩笑),現在想想,還是比較懷念(大學生活)的,當時還不知道之後就再也不會回到自己的牀位了...


中間有段時間非常的煎熬和糾結的,例如一方面得應對學校的各種作業和考試,另一方面自己在研究的方向,學的越多就感覺懂得越少,時間永遠不夠用。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你越來越想逃離學校,折騰自己的事情。


Q:所以你就決定休學了?


A:我當時覺得這種狀態不能持續太久,兩邊兼顧讓我非常痛苦的,所以自然有了休學的打算。當時周邊的同學和朋友,有些同意有些反對,但還有更多地是無法理解,好端端地怎麼得去休學呢?再熬個2到3年就畢業了嘛。所以有段時間是非常孤獨的,例如休學之後沒有畢業證咋辦?要是自己學習堅持不下去怎麼辦?什麼時候自己能夠去社會上工作?然後稀裏糊塗地,大概大二第二學期開始就休學了。


Q:那現在想起來會不會後悔?如果再做一次決定呢?


A:確實我關於大學的回憶少了很多,少了一些聚餐、少了一些朋友、少了一些集體活動、少了畢業照等等,所以遺憾肯定有一些。例如,我的畢業照,是班長將我的頭像P上去,然後給我寄過來的........


不過我覺得有時候世事難料,這些缺少的東西,現在在我所創業的道路上,又全都補回來了,例如我們現在每個班有開班結班的聚會,每個班的合照,每個班在此奮鬥的痕跡。所以有時候,人生軌跡回頭再看,纔會比較清晰一些。我的大學經歷跟我在做的事業剛好是一個互補/輪迴,在拼客這裏,我一批一批將他們接進來,陪他們渡過大二、大三、大四,然後離開拼客走向社會...


但是再做一次決定,那得看在什麼時間點,如果還是以前的時間點,那估計結果沒變。但是如果按照今天的時間軸,我覺得沒有必要,爲什麼呢?


第一點,從學習資源來看,09/10年跟現在16年比起來,IT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有翻天覆地的區別,有大量的渠道可以獲得自己希望學到的資源,各種在線教育網站、各種MOOC、各種技術社區、線下教育品牌等等,這些渠道和資源可以最大程度地讓自己學到想學的內容,整個互聯網的資源根據的開放和健全,即便專業跟自己興趣不匹配,也可以通過這些渠道接觸到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所以,休學就完全沒有必要性了。


第二點,我自己目前在這個IT校招環節比較熟悉,無論如何,畢業證/學歷仍然是大公司人才篩選的第一關,除非你有其他本事,否則可能你的簡歷連HR的郵箱都進不了,這是針對大部分人而言。





不安分的工作經歷




Q:那當初休學之後,師兄是怎樣找到自己的工作的?


A:恩,其實在真正去投遞簡歷包括找工作之前,我個人已經有接近2年的技術積累,包括我在技術圈裏面,之前算是比較活躍的,剛開始作爲一名小白,在論壇、技術羣裏要虛心跟大家討教;然後,自己解決過的問題或者做過的項目方案,不要藏着掖着,也通過類似的渠道進行分享。你分享一下大家不一定認得你,但是你經常跟大家互動,時間一久,大家就認得你了。所以,在沒出校門之前,通過類似的方式,不管是理論和實踐還是技術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積累。那這樣一來,實際上很多求職招聘信息就會到你這裏過來,他們找到你,直接根據你的能力和人品,在這一環上,學歷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當時我手頭也有一些offer,但是我希望走遠一些,後面選了湖南一家不大不小的IT系統集成公司,正式以職場人的身份工作。


現在想起來,實際上整個過程風險特別大,要是自己能力凸顯不出來,沒人要你咋辦呢?不過慶幸一點的是,IT行業,不管你是軟件開發,還是網絡安全,還是系統運維等,這裏面的人其實特別單純簡單,大體上衡量一個人,就是看你能力行不行,需要依靠關係、學歷、顏值的情況是最少的。


Q:恩,那師兄當時的工作情況大概是怎樣的?爲什麼最後決定辭職創業?


A:我在湖南那邊的話,剛開始主要擔任IT技術工程師(網絡項目崗),後面也慢慢負責一些企業培訓的業務。公司給我的薪酬,應該算是最高的了,後面我也以技術入股,有10%的股份。所以,我覺得工作方面的話,薪酬和待遇都不是我最看重得,更多是看這個平臺是否有更大的拓展性。


當時我們在做很多項目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新人,剛剛進入到這個行業,簡歷光鮮,名牌大學出身,但是過來這邊,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給他重新做一個培訓,有時候,幹了一兩個項目,有可能覺得累或者不喜歡又走了,所以企業招聘人才成本和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這個對我觸動非常大。






所以我當時就在想,這裏存在供需雙方非常大的脫節問題。一方面,本科或者名牌大學無法向企業輸送匹配這個崗位的人才;一方面,企業即便花了高價格也未必能僱到最匹配能做項目的人。所以這個供需兩方啊,就是非常的尷尬,學生投不出簡歷,找不到好工作,而企業花了錢,卻找不到人。
所以我就覺得應該來做這麼一個橋樑,做一個樞紐,將企業和學生對接起來

3年創業路程

Q:那畢竟創業的風險比較大,師兄有沒有想過例如市面上有其他競爭對手之類的,或者如果你自己做,不被認可之類的,導致創業流產呢?
A:恩,確實,IT行業裏面,其實也有很多教育機構,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大家都有點走偏,例如現在的IT考證教育,大家都奔着考證刷證來教學,每天研究的話題就是如何考過,仍然是一種應試教育的模式。我覺得這塊教育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企業人才需求這端,他們需要什麼人,我們來對學員進行相應的教學服務,這樣也就減少了考證的環節,而且可以實現更匹配的對接。所以,現在行業上面的教育,整體的運作模式有點本末倒置了。這就好比你考了英語四六級,你仍然沒法跟老外對答如流。






所以,我覺得做這個事情,首先是從它的價值點出發,這事情特別有意義,應該可以好好折騰~


Q:拼客跟其他教育品牌有什麼區別或者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A:我覺得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一方面是我們的課程設計體系,我們的課程體系是一個週期更新、有迭代升級的過程,每年的春招和秋招,企業的需求在變,那麼我們根據企業人才需求變動,半年大概一次迭代,這樣保證學生學到的內容實效性是最強的。這個跟目前高校的很多老師不同,例如有些老師的一份教案,可以講一輩子。另外,就是求職輔導這方面,我們也花了很大的時間,最大程度幫助大家找到好工作。


Q:創業三年中,拼客科技有沒有遇到比較大的困難?


A:肯定有,創業肯定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和壓力的,有過兩次覺得特別有壓力,主要是創業階段的資金不夠。第一次就是2013年年中剛開始回來廣州的時候,那個時候啓動資金不是很多,沒有大的資金租個像樣的辦公場所,第一個地方不到70平方吧,也沒有太多資金用來做市場推廣,所以我第一批學生只有2個人,不過運氣還比較好,一個去了騰訊一個去了省電信。另外一次是14年的時候,當時辦公場地實在太小了,所以決定搬遷,搬遷到一個160平方的辦公場地,然後購置硬件,那時候,團隊也在擴充,所以資金壓力也非常大。


Q:現在,拼客整支團隊有多少人?有多少老師?你平常是怎樣管理大家的?


A:恩,目前廣州這邊加上我,有5個老師,然後市場主管、新媒體、設計、行政、財務等和一些外派的人員,有15個人左右吧,仍然是一直非常小的創業團隊。在拼客這裏,完全扁平化管理,大家也比較年輕,大體88、89、90、91,大家也直接稱呼我爲傑哥、傑少、或者師兄之類的,我們內部沒有特別的KPI考覈制度,更多是任務式管理。例如,我這邊下發一個任務(教務開發),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可以,中間怎麼做,我會給大概的方向,但是具體怎麼執行,你可以自由來操作。


Q:大家都比較好奇,因爲你們的很多學員都拿到名企的offer,你們的教務體系是如何進行設計的?能否說下咱們這個課程裏面到底涉及哪些環節?


A:恩,單純教務層面來看,這裏其實需要涉及到理論、實驗、項目幾塊的內容,除了在課程上面不斷更新迭代之外,那麼剛纔也提到,我們在求職輔導這塊也花了很大的精力。例如,很多學員他們能很好的學習複雜的代碼,但是卻沒法流程的自我介紹,在面試過程中,將核心技術點展現出來。所以,站在整個求職流程上,從簡歷編制到網申投遞,從筆試到面試,這些都需要介入。例如,我們會有一線IT名企崗位合作,給學員做崗位內推,例如互聯網、網絡安全、IT系統集成商等公司,例如騰訊、網易、阿里等;我們會給大家做模擬面然後評分,我們會給的簡歷做修改和點評,我們會聯繫往屆他們的師兄師姐給大家做線上分享,我們內部還有很濃厚的“麪筋”文化,這些“麪筋”在求職過程中,給這些師弟師妹很大的幫助;總而言之,求職是一個非常系統工程的事情,輔導難度一點不亞於技術授課。

 

Q:那除了面授服務,目前師兄有沒有將你們的教學服務通過其他方式提供給其他外部的學員?


A:恩,除了廣州本地基本的教學服務,我們也通過很多途徑在拓展我們的品牌價值和服務邊界。

例如,我們跟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老師合作編寫一些教材,人民郵電出版的,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在採用。很多高校,在網絡和安全的教育投入不足,更別說動輒十幾萬上百萬的硬件設備投入,所以,通過這些更加實戰型的教材,將這些企業需求的技能帶給高校學子。

另外,周邊高校的話,我們也開展一些公益IT技術公開課,給大家公益做技術課程,給大家一些技能證書和實習證明,鼓勵大家參與進來,讓大家對這個行業有更好的瞭解。

另外,我們也將我們的課程,跟國內第三方的IT在線教育平臺(51CTO學院)合作,目前我們有60萬的學員在學習我們的課程,通過在線的方式,我們將服務帶給了全國各地的朋友。





未來的拼客




Q:那麼,拼客未來想做什麼?下一步有什麼計劃?(未來的拼客是怎樣的?)


A:目前,我們面授點主要在廣州大學城這邊,輻射範圍仍然是非常有限的,我覺得其他城市的大學生也肯定需要類似的服務,他們也需要有更好的求職機會,所以,我們希望將這種服務帶到全國各地。未來,我們會慢慢將拼客打造成專屬大學生的IT黃埔軍校,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IT技能,並且找到更好的名企工作。


(以下內容,因爲時長原因,在視頻專訪中沒有出現)


Q:你認爲一名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A:沒有一個人是一下子就各種懂的,所以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應該是謙虛的,不要不懂裝懂,然後也應該是一個勤奮的、不斷更新自我知識體系、拓展自己知識邊界的“好學生”。


Q:你認爲一名好學生的標準什麼?


A:積極主動,多問多解決問題,當然,最主要的是,要學會分享,做一個“好老師”。


Q:經過三年的創業經歷,對教育有哪些自己的理解或者見解?


A:我覺得教育不能是一個C/S模式,而應該是一個P2P模式。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一邊講,一邊聽,而現在的教育模式應該是一個更加強調互動的體驗;這個互動體驗不是單純在課堂上體驗,也需要在課堂下。例如老師和學生不應止步於教與學的關係,也應該是一個身份平等的朋友,並且貫穿到學員未來的工作、項目、生活中,這些方面其實可以有更多地交集,例如,很多學員跟我們經常聚一起聊天、吃飯、溝通工作情況等等。按照這個出發點,每一屆或每個班的學員其實就被我們聯動起來,可能都是在一個城市工作,可能剛好到同一家公司,然後他們之間可以有更多的互動(技術、求職、生活等)那麼,這其實就是一個社羣或者社區的概念,大家只是偶見於拼客,但是又不止於拼客。


所以,在拼客這裏,大家都所屬“拼客家族”或者“拼客軍團”,我相當於船長,給大家指明方向,並且提供一個學習社區,給大家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接下來,你自己在努力,他也在努力,當大家都看到對方在努力成長的時候,那麼,這就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氛圍,大家相互學習、競爭、鼓勵,分享生活、切磋技術……


這就是拼客,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


(全文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