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家日誌NO.3:媒體頭版頭條稱客家鄉愁記憶館裏“熊貓有戲”

2019年6月28日,《四川工人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客家鄉愁記憶館裏“熊貓有戲”》一文,詳細報道了客家鄉愁記憶館暨熊貓家體驗空間的故事。現將全文摘編如下:

小朋友在參觀中

鄉愁記憶館大門

熊貓元素無處不在

何女士捐贈的客家簸箕

首屆客家文化交流節現場

曾經紅極一時的電影《大魚海棠》,除了故事與情懷,電影中的建築也讓人覺得親切而似曾相識。電影裏的主場景“神之圍樓”,正是取材於客家特色建築——圍樓。作爲成都東山客家片區的一部分,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的客家人一直以來都在爲傳承與發揚客家文化而努力。 

6月中旬,融合客家文化與大熊貓文化的“亻厓家·客家鄉愁記憶館”在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小區正式開館。這座總面積330平方米的鄉愁記憶館,還將擔負起推進社區發展治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任。 

構建客家人的記憶載體 

走進“亻厓家·客家鄉愁記憶館”,記者看到,館內以木質材料爲主,在色彩搭配上給人一種明快簡樸、恬靜淡然之感。而在設計上,場館整體採用清新柔和的原木色簡約風格,再配合綠植、乾花、掛件等多種裝飾,共同營造出一種“家”的溫馨感覺。 

“在客家話裏,‘亻厓’是‘我’的意思,‘亻厓家’即‘我家’之意。” 據白蓮池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爲成都東山客家的聚居區之一,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小區90%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老一輩的客家人希望客家文化能夠不斷傳承下去。我們爲鄉愁記憶館取名‘亻厓家’,一方面體現了客家人友善好客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增強社區居民的凝聚感和歸宿感。” 

據瞭解,鄉愁記憶館總面積約330平方米,主要分爲客家文化展示區、客家舞龍文化區、熊貓文創展示區、客家工作坊以及社區小舞臺幾大區域。通過文字、圖片、老物件等多種形式記錄了客家人的遷徙歷史、衣食住行等客家文化,傳承客家先民開放包容、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精神。 

“爲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館內還特別設有閱覽牆、圍棋桌、小吧檯等,居民不僅可以在這裏回憶歷史往昔,還能聊天喝茶、下棋看書,享受閒暇的休閒時光。” 白蓮池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客家鄉愁記憶館每天9點至17點開館,館內每週還會舉行客家故事分享、唱山歌、舞龍秀、健康知識講座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客家鄉愁記憶館按照成華區‘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發展定位,融合客家文化、大熊貓文化於一體,目的是在傳承與弘揚客家文化的同時,通過豐富的活動提升居民參與度,推進社區發展治理。”白蓮池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打造這樣一座獨特的鄉愁記憶館,還可以讓大家銘記過往歲月,感受城市生活的發展與變遷。 

老物件訴說社區歷史變遷 

“客家斗笠、青瓷土碗、扁擔簸箕……這些東西和我記憶裏的一模一樣!搬進樓房後以爲再也見不到它們了,沒想到這裏還都有所保留。” 在鄉愁記憶館客家老物件展示區前,一件件充滿年代感的物件讓大家瞬間“穿越”回到過去,展現出當年的生活圖景,現場居民不禁發出感慨。 

記者瞭解到,展示區內的物品很多都是從轄區居民家裏收集和居民自發捐贈而來,其中最“老”的一件展示品,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一臺老式縫紉機。“這在當時可是‘四大件’之一,我還記得我媽就經常用它來製作各種衣服。自從家裏有了縫紉機,鄰居們的衣服褲子破了,都會拿到我家裏來弄。” 捐贈者張先生告訴記者,縫紉機在那個時代可是一個“稀缺物”,也因此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 

居民何女士捐贈出的客家簸箕,同樣頗具年代感。“客家簸箕的用途主要是收藏、晾曬糧食,我小時候還用它篩檢過穀物中的雜質。這是家裏大人經常交代的活兒。” 何女士介紹道,“這個簸箕到現在已經有近40年曆史,它不僅承載着往昔的記憶,更是歷史變化的見證,因此特意捐贈給了館裏。” 

在老物件展示區內,一本黑白家譜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劉姓’是我們這邊小區的一個大姓,一戶居民當初拿着家譜的原件過來捐贈,我們的工作人員就將原件進行了複印裝訂,現在展示的這本就是家譜的複印版。” 據白蓮池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家譜原件過於珍貴,複印完畢後已經退回到了捐贈居民的手中。 

打造融合創新的文化標籤 

如果說老物件爲鄉愁記憶館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那麼毗鄰熊貓基地的獨特地理優勢,則爲記憶館帶來了一個更加萌趣的文化標籤。 

在記憶館的熊貓文創展示區,記者看到,格子牆裏擺放着馬克杯、T恤、徽章、帽子等一系列文創產品,每一件上面都印有熊貓元素。乖巧可愛的卡通形象引來居民駐足圍觀,尤其受到小朋友的青睞。據介紹,今年正是大熊貓科學發現150週年,白蓮池街道通過社區規劃師團隊引入藝術家資源,將身着客家傳統服飾的阿爸、阿媽形象與大熊貓元素進行融合,創作出了憨態可掬並且十分接地氣的客家熊貓IP形象。 

鄉愁記憶館開館當日,社區大熊貓IP形象“客家熊貓”正式發佈。“客家熊貓不僅是社區的文化形象,我們還將依託成都建設‘熊貓之都’契機,探索引入社會企業進行文創衍生品的製作與推廣,開展系列扶貧幫困項目。” 據介紹,接下來白蓮池街道將以客家鄉愁記憶館爲平臺,打造熊貓有戲、“大熊貓+客家”文創社區營造等一系列的活動,把熊貓文化與客家文化匯聚在鄉愁館中,用文化價值推進社區發展治理,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 

用鄉愁記憶守護文化根脈 

在豐富的特色文化活動中弘揚客家精神 、助力文化傳承,是增強鄰里和諧,提升居民社區自豪感的重要途徑。據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打造鄉愁記憶館的同時,今年春節期間,在菁華翠庭小區,還成功舉辦了首屆新春客家文化交流節。 

客家美食、客家歌謠、客家遊園會……一系列特色活動,讓居民們在品味客家文化的同時,盡享新春的快樂。“當時活動現場一位60多歲老大爺的話讓我記憶猶新。” 白蓮池街道相關負責人回憶說,“隨着時代的發展、城市的建設、生活的變遷,不止年輕一輩的客家人已經逐漸忘掉了客家人的文化與精神,甚至很多老一輩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也離過去的傳統漸行漸遠。現在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唱客家歌、吃客家美食,回憶過去的時光,是情懷更是一種傳承。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喚起年輕一代人的客家記憶,讓客家人的精神一代一代得以延續。” 

“客家文化交流節”的成功舉行,讓更多的市民接觸和瞭解到了客家文化。未來,白蓮池街道還將搶抓“三城三都”建設重大機遇,持續開展“客家文化”“非遺文化”“生命文化”“後蜀文化”“熊貓文化”“家居創意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創新。充分發揮文化的精神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推進社區發展治理、塑造崇德尚善氛圍、增強城市發展動力,努力提高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爲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文旅成華”的建設貢獻白蓮力量。 

鏈接 成都東山客家人的由來 

在成都平原東部,平原與龍泉山相交的地帶,尤其是新都區、青白江區、龍泉驛區、成華區四區結合的地方,有着成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區,這一片區域在傳統上被稱爲成都東山。 

從成都東山客家人族譜關於入蜀始祖的記載可知,最早入蜀的客家人是在康熙年間,至雍正時漸多。這時因清政府移民填川的政策正在施行,地方政府對移民給予支持和幫助,而且有優惠的賦稅和產權規定,移民風潮盛行,對粵東北的客家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最初入蜀的客家人在西蜀落業之後,發現這裏的自然條件要比粵東北山區好,因此乾隆年間粵東北的客家人得到消息,也陸續大量入蜀。 

粵東北的客家人積累了豐富的耕種山地經驗,吃苦耐勞,勤儉持家。他們在成都東山挖堰塘蓄水,開闢冬水田種植水稻;利用黃泥的土質特點種植棉花、海椒、生薑、香草、茉莉花等經濟作物;開墾榜田種植小麥、水稻,在坡地種植紅苕、小麥、玉米、豆類。他們把東山開發出來,生活可以自給自足後,還將剩餘的農副產品運到了成都的農貿市場進行出售,爲成都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四川工人日報》頭版頭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