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熊貓村行

6月27至28日,第三屆熊貓村守護使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都實踐團師生一行30人,深入四川洪雅縣大山深處的叢林村和石溪村等熊貓村,開展熊貓村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零星熊貓保護地等課題調研。 

27日傍晚,北大實踐團一行在叢林村村民陳仕宏家裏,體驗村民種植和採收黃草,自己動手,現場採收陳仕宏家種植的石斛,用當地特有竹種苦竹,製作竹筒,將石斛鮮條裝入竹筒封存,做成“竹筒石斛”,作爲特殊禮物帶給自己的家人。 

通過製作“竹筒石斛”,北大實踐團一行了解了石斛的養生保健價值、種植方法、經濟效益、生長週期等。 

在村民家裏,北大實踐團一行品嚐了純正的農家菜,見識了當地特有韭菜品種“大韭菜”,同學們對中國西部居然有如此巨大的韭菜品種感到無比驚呀,直觀地感受到叢林村地處“華西雨屏”呈現的物種特色與保護價值。 

享用農家菜後,熱情好客的熊貓村村民拿出家裏祖傳的“寶貝”與同學們互動,開展“農耕文化鑑寶”活動。 

村民先後向北大同學們展示了編織草鞋的模具、竹卡、丁牛兒等各種農家特殊用品及工具,介紹了這些“寶貝”的用途、材質、使用方法、使用年限等。 

通過“農耕文化鑑寶”,北大同學們深入瞭解到叢林村村民生產生活歷史,感受到村民的勤勞與智慧。

28日一早,北大實踐團一行不懼山高路陡,勇敢地徒步衝進夏天的“華西雨屏”,在亞熱帶雨林中,趟過6條漲水的溪流,來到海拔2592米的叢林崗,瞭解中華大熊貓保護地 · 叢林崗區域自然生態現狀,沿途就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及其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隱患預防、中藥材生長狀況、中藥材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研究。 

徒步中華大熊貓保護地 · 叢林崗途中,北大實踐團一行偶遇熊貓村羅福林等多位村民。羅福林用地方方言,歡迎同學們來到叢林崗,淳樸的地方方言與北大材子的普通話,碰撞出一串串爽朗的笑聲。 

在石溪村,北大同學們看望了村民姜華祥92的老母親,並從姜華祥母親手中接過一臺音樂播放器,收聽了音頻《守護熊貓村》。早在2017年,守護熊貓村團隊免費發放了320臺這樣的音樂播放器給中華大熊貓保護地 · 叢林崗周邊的村民,用於野生大熊貓孤立小種羣及其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 

28日下午,北大實踐團一行結束了熊貓村和零星熊貓保護地調研行程,乘車返回成都。 

(文/李永政 圖/華子曰 李永政 編輯/熊貓村小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