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与C++的内存管理区别 以及 new与malloc的10点区别

喵哥最近面试的时候遇到这么一道题:C语言与C++的内存管理区别?喵哥当时回答的很草率,属实没有深入了解过,也没有怎么在意。今天把这道题总结一下。

内存的分区

在C/C++中,内存分为5个区:栈、堆、自由存储区(C++才有)、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

:就是那些由编译器在需要的时候分配,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清楚的变量的存储区,里面的变量通常是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等。

: 操作系统层面的术语。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用free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自由存储区:C++层面上的术语,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我们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new的申请是调用的malloc,自由存储区就和堆类似,但不等价。存储对象可以在不立即初始化的情况下分配内存,并且可以在不立即释放内存的情况下销毁它们。

全局/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在以前的C语言中,全局变量又分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里面没有这个区分了,他们共同占用同一块内存区。

常量存储区: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他们里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许修改,如字符串"abc"。

综合上述,C语言中全局变量会有初始化和未初始化的区分,C++没有。同样C++中有自由存储区的说法,而C语言没有。

若从人的角度看,内存还可以这么分:

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程序被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的时候,所有的可执行代码(程序代码指令、常量字符串等)都加载到代码区,这块内存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变的。代码区是平行的,里面装的就是一堆指令,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能改变的。函数也是代码的一部分,故函数都被放在代码区,包括main函数。

注意:"int a = 0;"语句可拆分成"int a;"和"a = 0",定义变量a的"int a;"语句并不是代码,它在程序编译时就执行了,并没有放到代码区,放到代码区的只有"a = 0"这句。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以上参考:

https://blog.csdn.net/u011236602/article/details/82686599


C语言中采用malloc(),calloc(),realloc()来进行内存分配,而释放内存的函数为free()
1.malloc函数

函数为void *malloc(unsigned int size)
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一块长度为"size" 字节的连续区域。函数的返回值为该区域的首地址。 “类型说明符”表示把该区域用于何种数据类型。(类型说明符)*表示把返回值强制转换为该类型指针。“size”是一个无符号数。例如: pc=(char *) malloc (100); 表示分配100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并强制转换为字符数组类型,函数的返回值为指向该字符数组的指针, 把该指针赋予指针变量pc。若size超出可用空间,则返回空指针值NULL。

2.calloc 函数

函数为void *calloc(unsigned int num, unsigned int size)

按所给数据个数和每个数据所占字节数开辟存储空间。其中num为数据个数,size为每个数据所占字节数,故开辟的总字节数为numsize。函数返回该存储区的起始地址。calloc函数与malloc 函数的区别仅在于一次可以分配n块区域。例如: ps=(struct stu) calloc(2,sizeof (struct stu)); 其中的sizeof(struct stu)是求stu的结构长度。因此该语句的意思是:按stu的长度分配2块连续区域,强制转换为stu类型,并把其首地址赋予指针变量ps。

3. realloc函数:

函数为void *realloc(void *ptr, unsigned int size)

ptr指向的要改变的空间地址,如果size大小的连续的空间,那么就返回ptr,如果没有size大小的空间,那么就需要重新申请新的连续空间,把之前空间的数据拷贝到新的空间,释放以前的空间的数据,返回新的地址。

动态申请的内存空间要进行手动用free()函数释放

4. free函数:

函数原型为void free(void *ptr)

将以前开辟的某内存空间释放。函数原型为 void free(void *ptr)其中ptr为存放待释放空间起始地址的指针变量,函数无返回值。应注意:ptr所指向的空间必须是前述函数所开辟的。例如free((void *)p1);将上例开辟的16个字节释放。可简写为free(p1);由系统自动进行类型转换。

 

C++语言中用new和delete运算符来动态申请和释放内存。


参考:https://blog.csdn.net/everestrs/article/details/83314811


new与malloc的10点区别

1. 申请的内存所在位置

new操作符从自由存储区(free store)上为对象动态分配内存空间,而malloc函数从上动态分配内存。自由存储区是C++基于new操作符的一个抽象概念,凡是通过new操作符进行内存申请,该内存即为自由存储区。而堆是操作系统中的术语,是操作系统所维护的一块特殊内存,用于程序的内存动态分配,C语言使用malloc从堆上分配内存,使用free释放已分配的对应内存。

那么自由存储区是否能够是堆(问题等价于new是否能在堆上动态分配内存),这取决于operator new 的实现细节。自由存储区不仅可以是堆,还可以是静态存储区,这都看operator new在哪里为对象分配内存。

特别的,new甚至可以不为对象分配内存!定位new的功能可以办到这一点:

new (place_address) type

place_address为一个指针,代表一块内存的地址。当使用上面这种仅以一个地址调用new操作符时,new操作符调用特殊的operator new,也就是下面这个版本:

void * operator new (size_t,void *) //不允许重定义这个版本的operator new

这个operator new不分配任何的内存,它只是简单地返回指针实参,然后右new表达式负责在place_address指定的地址进行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2.返回类型安全性

new操作符内存分配成功时,返回的是对象类型的指针,类型严格与对象匹配,无须进行类型转换,故new是符合类型安全性的操作符。而malloc内存分配成功则是返回void * ,需要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将void*指针转换成我们需要的类型。
类型安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价于内存安全,类型安全的代码不会试图方法自己没被授权的内存区域。关于C++的类型安全性可说的又有很多了。

3.内存分配失败时的返回值

new内存分配失败时,会抛出bac_alloc异常,它不会返回NULL;malloc分配内存失败时返回NULL。
在使用C语言时,我们习惯在malloc分配内存后判断分配是否成功:

int *a  = (int *)malloc ( sizeof (int ));
if(NULL == a)
{
    ...
}
else 
{
    ...
}

从C语言走入C++阵营的新手可能会把这个习惯带入C++:

int * a = new int();
if(NULL == a)
{
    ...
}
else
{   
    ...
}

实际上这样做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new根本不会返回NULL,而且程序能够执行到if语句已经说明内存分配成功了,如果失败早就抛异常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异常机制:

try
{
    int *a = new int();
}
catch (bad_alloc)
{
    ...
}

如果你想顺便了解下异常基础,可以看http://www.cnblogs.com/QG-whz/p/5136883.htmlC++ 异常机制分析。

4.是否需要指定内存大小

使用new操作符申请内存分配时无须指定内存块的大小,编译器会根据类型信息自行计算,而malloc则需要显式地指出所需内存的尺寸。

class A{...}
A * ptr = new A;
A * ptr = (A *)malloc(sizeof(A)); //需要显式指定所需内存大小sizeof(A);

当然了,我这里使用malloc来为我们自定义类型分配内存是不怎么合适的,请看下一条。

5.是否调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

使用new操作符来分配对象内存时会经历三个步骤:

  • 第一步:调用operator new 函数(对于数组是operator new[])分配一块足够大的,原始的,未命名的内存空间以便存储特定类型的对象。
  • 第二步:编译器运行相应的构造函数以构造对象,并为其传入初值。
  • 第三部:对象构造完成后,返回一个指向该对象的指针。

使用delete操作符来释放对象内存时会经历两个步骤:

  • 第一步: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
  • 第二步:编译器调用operator delete(或operator delete[])函数释放内存空间。

总之来说,new/delete会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以完成对象的构造/析构。而malloc则不会。如果你不嫌啰嗦可以看下我的例子:

class A
{
public:
    A() :a(1), b(1.11){}
private:
    int a;
    double b;
};
int main()
{
    A * ptr = (A*)malloc(sizeof(A));
    return 0;
}

在return处设置断点,观看ptr所指内存的内容:

可以看出A的默认构造函数并没有被调用,因为数据成员a,b的值并没有得到初始化,这也是上面我为什么说使用malloc/free来处理C++的自定义类型不合适,其实不止自定义类型,标准库中凡是需要构造/析构的类型通通不合适。

而使用new来分配对象时:

int main()
{
    A * ptr = new A;
}

查看程序生成的汇编代码可以发现,A的默认构造函数被调用了:

6.对数组的处理

C++提供了new[]与delete[]来专门处理数组类型:

A * ptr = new A[10];//分配10个A对象

使用new[]分配的内存必须使用delete[]进行释放:

delete [] ptr;

new对数组的支持体现在它会分别调用构造函数函数初始化每一个数组元素,释放对象时为每个对象调用析构函数。注意delete[]要与new[]配套使用,不然会找出数组对象部分释放的现象,造成内存泄漏。

至于malloc,它并知道你在这块内存上要放的数组还是啥别的东西,反正它就给你一块原始的内存,在给你个内存的地址就完事。所以如果要动态分配一个数组的内存,还需要我们手动自定数组的大小:

int * ptr = (int *) malloc( sizeof(int) );//分配一个10个int元素的数组

7.new与malloc是否可以相互调用

operator new /operator delete的实现可以基于malloc而malloc的实现不可以去调用new。下面是编写operator new /operator delete 的一种简单方式,其他版本也与之类似:

void * operator new (sieze_t size)
{
    if(void * mem = malloc(size)
        return mem;
    else
        throw bad_alloc();
}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mem) noexcept
{
    free(mem);
}

8.是否可以被重载

opeartor new /operator delete可以被重载。标准库是定义了operator new函数和operator delete函数的8个重载版本:

//这些版本可能抛出异常
void * operator new(size_t);
void * operator new[](size_t);
void * operator delete (void * )noexcept;
void * operator delete[](void *0)noexcept;
//这些版本承诺不抛出异常
void * operator new(size_t ,nothrow_t&) noexcept;
void * operator new[](size_t, nothrow_t& );
void * operator delete (void *,nothrow_t& )noexcept;
void * operator delete[](void *0,nothrow_t& )noexcept;

我们可以自定义上面函数版本中的任意一个,前提是自定义版本必须位于全局作用域或者类作用域中。太细节的东西不在这里讲述,总之,我们知道我们有足够的自由去重载operator new /operator delete ,以决定我们的new与delete如何为对象分配内存,如何回收对象。

而malloc/free并不允许重载。

9. 能够直观地重新分配内存

使用malloc分配的内存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内存不足,可以使用realloc函数进行内存重新分配实现内存的扩充。realloc先判断当前的指针所指内存是否有足够的连续空间,如果有,原地扩大可分配的内存地址,并且返回原来的地址指针;如果空间不够,先按照新指定的大小分配空间,将原有数据从头到尾拷贝到新分配的内存区域,而后释放原来的内存区域。

new没有这样直观的配套设施来扩充内存。

10. 客户处理内存分配不足

在operator new抛出异常以反映一个未获得满足的需求之前,它会先调用一个用户指定的错误处理函数,这就是new-handler。new_handler是一个指针类型:

namespace std
{
    typedef void (*new_handler)();
}

指向了一个没有参数没有返回值的函数,即为错误处理函数。为了指定错误处理函数,客户需要调用set_new_handler,这是一个声明于的一个标准库函数:

namespace std
{
    new_handler set_new_handler(new_handler p ) throw();
}

set_new_handler的参数为new_handler指针,指向了operator new 无法分配足够内存时该调用的函数。其返回值也是个指针,指向set_new_handler被调用前正在执行(但马上就要发生替换)的那个new_handler函数。

对于malloc,客户并不能够去编程决定内存不足以分配时要干什么事,只能看着malloc返回NULL。

总结

将上面所述的10点差别整理成表格:

特征 new/delete malloc/free
分配内存的位置 自由存储区
内存分配失败返回值 完整类型指针 void*
内存分配失败返回值 默认抛出异常 返回NULL
分配内存的大小 由编译器根据类型计算得出 必须显式指定字节数
处理数组 有处理数组的new版本new[] 需要用户计算数组的大小后进行内存分配
已分配内存的扩充 无法直观地处理 使用realloc简单完成
是否相互调用 可以,看具体的operator new/delete实现 不可调用new
分配内存时内存不足 客户能够指定处理函数或重新制定分配器 无法通过用户代码进行处理
函数重载 允许 不允许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调用 不调用

malloc给你的就好像一块原始的土地,你要种什么需要自己在土地上来播种

而new帮你划好了田地的分块(数组),帮你播了种(构造函数),还提供其他的设施给你使用:

当然,malloc并不是说比不上new,它们各自有适用的地方。在C++这种偏重OOP的语言,使用new/delete自然是更合适的。


以上参考了:https://www.cnblogs.com/ywliao/articles/8116622.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