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遊子有歸期,膝下有孩繞身側

幸運的人,成年後的傷痛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傾其所有治癒童年。




01

十歲之前,我們光着腳丫,飛奔在鄉間小石子路和泥濘不堪的泥巴路上。

一到夏天,鞋子成了擺設,衣服上永遠有洗不淨的污漬,被長輩們追着屁股後面跑,耳邊一遍又一遍傳來責罵的聲音。

而這些,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

睡着了的娃娃,臉上掛滿笑意,好像夢裏遇到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淚痕還未擦去,嘴角上揚,彎彎的,就像好看的月亮。


02

十八歲之前,我們守着故鄉,行走在每一寸土地上。書包裏的書裝的越來越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短。

偶爾試試光腳,腳心處傳來一陣不自然的疼痛。

什麼時候,我們的腳心變得這麼嬌嫩?

撒個腳丫子到處跑的畫面終將已經過去,慢慢長大,慢慢留在課堂。

我們抓緊時間倒在書籍上睡覺,再也沒有光怪陸離的夢境,臉上一片坦然。


03

十八歲之後,我們背起行囊,奔赴未知的城市。

臨行前家人一遍又一遍的“注意安全”還似在耳邊,轉瞬我們就坐上汽車,趕往另一座城。

散了恐懼,只餘好奇。

還有一顆激動的心。

對於每一個離家太久的人來說,故鄉永遠是魂牽夢繞的那頓飯和一把泥土

具有獨特代表性的物件也成了一個寄託

或照片、或玩具、或任何不起眼的小東西


在十八歲的年紀,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張照片。

一個小孩,戴着老式編織毛衣帽子和編織毛衣揹帶褲,站在一片竹林旁邊。

一隻手抓着旁邊的竹葉,另一隻手抱着小熊貓玩偶,目光望向遠方。

這是我2歲時的留影,現在的我完全忘了當時是在什麼情況下,外婆讓2歲的我乖乖的拍下這一刻,不哭不鬧,站在那裏聽話的拍照。

很可惜,現在這張照片已經不見去向,而我永遠記得。


90年代初期的小孩大概都會記得,彼時的農村,物質上並不是很富足,所以纔會有那麼多人的背井離鄉。

錯過孩子的成長,爲生活奔波,我的父親母親亦在此列。

95年,爲了緩解母親對我的思念,外婆請了照相館的師傅來家中拍照。

場景就地取材,竹林來自大爺爺家,也許有着熊貓玩偶的陪伴,纔將這一刻定格。

後來照片隨着汽車去了那座臨近大海的城市,很長一段時間,這張照片成了他們精神最大的慰藉。


而現在呢?

好像離家不再是離家,各種軟件的出現,代替了思念

不再有以前一年歸期、二年歸期,甚至三年歸期

可是我的童年一去不復返,浩浩蕩蕩奔流到河,匯入大海


在十八歲到二十六歲,我們和父輩一樣,真正在家住過的時間,可以以天數計算

曾經見過這樣的一張時間管理的圖,上面畫滿空格。

把我們已經用掉的時間、以後繼續工作的時間、成家後的夫妻時間一一劃掉

紙上還剩下的空格,寥寥可數

這就是我們還剩下的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觸目驚心,不願相信


一天很快過去,新的一天即將來臨

孩子的長大,伴隨父母老去。童年的遠離,意味青年、中年的光顧

願遊子有歸期,膝下有孩繞身側

成年的你亦能有光怪陸離的夢境,年少的兒童滿心歡喜迎接長大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