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由“鳥籠效應”想到的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和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它起源於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他們兩個人打賭,詹姆斯說:“我有一個辦法,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對於詹姆斯的話,卡爾森根本就不相信,他說:“我不會養鳥的,因爲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卡,卡爾森過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一份禮物,那是一隻精緻漂亮的鳥籠。卡爾森笑着說:“即使你給我鳥籠,我還是不會養鳥,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和我打賭你會輸的。”

可是,從此以後,卡爾森家裏只要來客人,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大部分的客人就會問卡爾森:“你養的鳥兒去哪裏了?是飛走了嗎?”卡爾森只好一次次的向客人解釋:“不是這樣的,我從來沒有養過鳥,鳥籠是朋友送的。”然而當每當卡爾森這樣回答的時候,就會換來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只好買了一隻鳥。

詹姆斯的“鳥籠效應”成功了。即使卡爾森長期對着一個空置的鳥籠絲毫不感到彆扭,但每次來訪的客人都詢問空鳥籠是怎麼回事的時候,或者將怪異的眼神投向鳥籠時,他就漸漸的懶於去解釋,丟掉鳥籠或者購買一隻鳥回來,相對而言是一件更方便的事。丟掉鳥籠是不可能的,因爲那是詹姆斯送的生日禮物,那就不如買一隻鳥,省了之後解釋麻煩。

從卡爾森主動去買一隻鳥與籠子相配的行爲分析不難看出他是迫於衆人詢問的壓力,或是迫於自身,心理壓力而不得不改變了初衷,這是一種巧妙運用壓力促使人服從的方法。

由此可見,陷入“鳥籠效應”中的人失去了思考以下問題的能力:自身想法如何?該怎麼去做?該滿足誰的需求?

這樣的人生活以他人爲中心,缺少個性,因而無法被人深刻的記住,慢慢的就成爲了一個自我意識不明確的人。

比如我們身邊很多買車,買房的朋友,就是陷入了“鳥籠效應。”

就拿買車來說,鄰居小周,剛結婚不久,家裏父母只種着幾畝薄地,爲給他結婚已經欠了好幾萬外債,娶了個外地媳婦,也挺懂事,沒有要求過多的彩禮。他自己在離家四五里外的廠子上班,有一輛摩托車騎着,不用二十分鐘的路程也不遠。媳婦在自己村子附近上班,也就幾分鐘的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生活狀態來說,家用轎車可買可不買。

但是,看到周圍跟自己差不多大哥們家裏都買了車,自己經常被哥們問啥時候也買一輛?時間久了,他也忍不住生出了買車的想法。於是東拼西湊地湊了首付,貸款買了一輛,可是因爲費用太高,經常放在家裏,用的頻率很少。

再說買房問題。現在不少農村的年輕人結婚都會要求父母在鎮上或縣城裏買房,原因就是身邊很多人都買,自己不買會顯得格格不入,也不管自身家庭條件如何。有的父母本來已經爲孩子在村裏建好了婚房,收拾得也稱光瓦亮,但因爲女方的要求不得不再東挪西借地湊錢買房。結果婚後因爲外債太多,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引發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有的甚至鬧到離婚,其初衷與當初背道而馳了!

所以,一個人要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去做,該怎麼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自我意識不明確的人,往往容易在受到壓力時無法堅持自己的原則,甚至有時容易被他人操縱,因此作爲一個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應該儘量避免鳥籠性效應對自己的影響。


本文主要內容由《星光簡道》專題簽約推薦作者:蝴蝶花間舞 提供。文章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更多《星光簡道》專題的美文熱文,請大家積極關注《星光簡道熱文總彙》專題。這個專題裏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欣賞的同時,順手在文末點個喜歡。因爲簡叔說過,每日點贊熱文,就能與作者一起分享這些文章賺得的鑽!


星光璀璨,大道至簡。

《星光簡道》專題,

一個簡書優秀筆者走向成功的專題,

一個簡書內容和權重的完美結合的專題。

《星光簡道》專題歡迎廣大優秀作者積極點加關注並踊躍投稿,

凡符合以下內容的文章優先考慮上推薦位:

家國情懷,心繫民生。哲理深度,情感共鳴。

宏揚正氣,奉天行時。發人深醒,促人奮進。

讓我們共同爲簡書優質社區的建設添磚加瓦,讓簡書大家庭的明天更加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