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電影分享之《機器管家》



“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最近看了《機器管家》,很受震撼,尤其這部片子是20年之前,1999年的老片。這篇作爲非劇透版本,是對這部電影的一個簡單版介紹。


簡介

《機器管家》(Bicentennial Man)是1999年上映於美國的科幻愛情片,改編自知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小說。

單詞bicentennial的含義是“兩百週年的”電影名稱直譯“兩百歲人”或“兩百年人”、“雙百人”,機器管家其實是與電影劇情有關的意譯。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講述了家庭生活、情感、身爲人類的意義,以及通過服務他人和與他人一起了解自己來提升自己。如果你曾經想超越自己,那就看這部電影吧。

作者簡介

電影改變自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小說。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的夢想就是寫作,他這一輩子寫了盡500本部書,“一直夢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臉埋在鍵盤上,鼻子夾在打字鍵中”;直到他在世,他都一直活在天堂裏。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時說:“我們永遠也無法知曉,究竟有多少第一線的科學家由於讀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書,某一篇文章,或某一個小故事而觸發了靈感;也無法知曉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爲同樣的原因而對科學事業寄予深情……”

古典在得到|超級個體中寫過:“人是可以通過創造有價值的東西變得不朽的,要做值得留下來的東西。生命短暫、脆弱、渺小,如果看明白了這一切,我們自然也會理解三種超越死亡的方式—— 繁衍後代、貢獻社會價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過一生。”


演員

男主是著名的羅賓·麥羅林·威廉姆斯(Robin McLaurim Williams,1951年7月21日-2014年8月11日)

《死亡詩社》是我看的他第一部影片,從此幾乎他的每一部電影我都愛看。

羅賓·威廉姆斯在片中穿着的機器人服裝由250多個零件組成,這些零件被組裝成30個可穿着的部件,總重約35磅。說實話,我是看完電影搜了之後,才知道影片前半段是他本人穿着設備在演,我真的以爲是用電腦做出來的一個機器人。。。

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不劇透沒法寫下去了。下一片寫帶有劇透版本的觀後感。。。









#小科普#阿西莫夫提出的的機器人三大定律被稱爲“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

Law Ⅰ: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Law Ⅱ: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Law Ⅲ: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