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形容美人的詩詞

不同角度描寫人物 這篇文章裏有提到借用一些詩詞名句或傳說來描寫人物,今天就收集一些形容美人的詩詞。

1.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2.碩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之《碩人》

譯文: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注:這是衛人讚美衛莊公夫人莊姜的詩歌。

3.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注:通常認爲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

4.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嫁過門,夫妻美滿又和順。

桃花怒放千萬朵,碩果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嫁過門,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桃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嫁過門,齊心協手家和睦。

注:這首詩也是非常有名的,詩中拿鮮豔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

5.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          ——《邶風·靜女》

譯文:

嫺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

嫺靜姑娘好容顏,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豔。

郊野採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注:這是一首愛情詩。

6.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佳人歌》(又叫《李延年歌》)

譯文:

北國有一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嫺雅之性超俗而出衆,不屑與衆女爲伍,無人知己而獨立。

她看守城的將士一眼,將士棄械,牆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

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注:《漢書·外戚傳上》記載: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李延年獻舞時唱了這首詩。漢武帝聽後不禁感嘆道:世間哪有這樣的佳人呢?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就推薦了李延年的妹妹。漢武帝召來一見,果然妙麗善舞。從此,李延年之妹成了武帝的寵姬李夫人。李延年也更加得到寵幸。

7.洛神賦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            ——曹植《洛神賦》

譯文:

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遊動的蛟龍。

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像輕雲籠月,浮動飄忽似迴風旋雪。

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

她體態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髮髻高聳如雲,長眉彎曲細長,紅脣鮮潤,牙齒潔白。

一雙善於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她姿態優雅嫵媚,舉止溫文嫺靜,情態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

洛神服飾奇豔絕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着精美的佩玉。

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遊鞋,拖着薄霧般的裙裾。

隱隱散發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

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廕,在河灘上伸出素手,採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注: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裏還在翻騰着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甄后生的太子)繼位八年後,爲避母名諱,遂改爲《洛神賦》。

8.長恨歌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

天生麗質讓她很難埋沒人世間,果然沒過多久便成爲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宮中的其他妃嬪都顯得黯然失色。

注:這首詩寫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

9.《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清平調》其一

譯文:

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豔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豔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羣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臺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注:這首詩也描寫了楊貴妃的容顏與衣裳之美。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三首詩,本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10.《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清平調》其二

譯文:

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豔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

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注:同樣是寫楊貴妃的。某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三首詩,本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11.《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李白《清平調》其三

譯文:

絕代佳人與紅豔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滿面笑容不停觀看。

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欄杆,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春愁春恨。

注:這首詩總承前面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爲一體。

(某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三首詩,本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12.鳳求凰

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司馬相如《鳳求凰》

譯文:

有位俊秀美麗的女子啊,我見了她的容貌就此難以忘懷。

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迴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

注:這首詩表達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

13.西江月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司馬光《西江月》

譯文:

挽了一個鬆鬆的雲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着她輕盈的身體。她的舞姿就像飛絮和遊絲一樣,飄忽不定。

此番一見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笙歌散後,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掛,四處無聲。

14.贈別二首·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贈別二首》其一

譯文: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嫋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裏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

十里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

注:這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

15.蝶戀花

窈窕燕姬年十五,慣曳長裾,不作纖纖步。衆裏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一樹亭亭花乍吐,除卻天然,欲贈渾無語。當面吳娘誇善舞,可憐總被腰肢誤。   ——王國維《蝶戀花》

譯文:

嫺靜的北方女子十五歲,常穿長襟的衣裙,不會故意蓮步輕搖。她在人羣中回眸一笑,可以讓其它女人失去顏色。

亭亭玉立的樹上花纔開,除去天然,要想讚美她卻找不到合適的言語。當面誇讚吳地女子擅長舞蹈,可惜過於纖弱,美中不足。



更多相關文章:描寫刻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