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描寫美景的詩詞

1.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注:這首詩很有名了,僅僅二十個字,就描寫出了幽靜孤寂的意境。下着大雪的江面,一葉小舟,一位蓑笠翁,獨自在下着大雪的的江心垂釣,也是一幅美景。

2.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杜甫《望嶽》

譯文: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峯,俯瞰顯得渺小的羣山。

注: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詩了,尤其是最後一句,經常聽到/看到。

詩中描寫了泰山氣勢磅礴的美景,並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

香爐峯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注:這是詩人李白描寫廬山美景的一首詩。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象。

4.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譯文:

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這也是描寫廬山美景的詩,不僅詩中有畫,還蘊含着人生哲理。一首小詩便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

5.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譯文: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爲什麼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緻甚佳,霧氣峯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裏面蘊含着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注:這首詩的意境很美,不僅寫出了南山的美好晚景,還描繪了擺脫世俗煩惱歸隱田園的美好生活。

6.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譯文:

一道殘陽倒影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注:這首詩描寫了兩幅美景,一幅是殘陽西下、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7.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羣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注:這是詩描寫了西湖美景,也是一首傳誦至今的佳作。

8.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譯文:

去年春天,在這戶人家裏,我看見那美麗的臉龐和桃花互相襯托,顯得分外紅潤。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注:這是景中帶情的一首詩,既有春風中的桃花、人面相互映照的美景,又有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

9.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譯文:

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裏,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調的的樂曲。

注: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10.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着冷清的畫屏,手執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注:全詩描物寫景與敘事抒情相結合,呈現出靈動之姿,頗動人心魄。

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注:這兩句詩描繪的是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雪景。

12.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譯文:

輕車簡從將要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時遇到偵察騎士,告訴我都護已經到燕然。

注:這也是一首描繪塞外奇特風光的詩,特別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3.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

譯文: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裏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

春天的時候,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注:這首詩巧妙的描寫了江南的春景。

14.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濛濛的煙雨之中。

注:這首詩也是描寫江南春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既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也寫出了江南大地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15.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峯,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注:這首詩描寫了一幅碧水青山、白帆紅日相互交映的絢麗美景。這景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



更多相關文章:描寫刻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