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微博客,你們不累嗎?

很久以前,當twitter的克隆者們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時候,我說:“如果你是一個博客,你會發現,現在發博客遠比寫博客累;如果你是一個微博客,你也會發現,現在發迷博遠比寫迷博累。”現在,隨着衆多的facebook克隆者們加入微博客的廝殺陣營,這種趨勢愈演愈烈,寫博客的思考成本與發佈成本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爲了讓喊聲響的更遠,博客們不惜到處發佈,到最後的結果是我的一個關鍵詞訂閱中出現雷同文章的數量愈來愈多,我們都被淹沒在自己製造的信息海洋裏了……

      我始終覺得,不論寫博客抑或者是叨咕微博客,最重要的是交流,其次纔是分享。沒有交流的博客只能是寫在日記本上的私人日記;沒有交流的微博客只能是隨手塗在草稿紙上的塗鴉。
      前些日子,我曾經在
Twitter上憤青過2次:其一不在twitter上追星,如果某牛人只是在twitter上share他的閱讀或者頻繁的share其他的什麼而沒有絲毫的交互,堅決不去follow,咱不做那追星族”;其二Twitterfeed是一個給Twitter製作垃圾信息的重要源頭,如果你真的愛惜使用你的Twitter,你是堅決不會用這個破玩意的”。
      不管是微博客還是博客,如果博主不願意與人“交互”,這樣的博客你幹嘛去follow?類似
Twitterfeed類的服務截取文章的模式是“網址+標題+摘要+你分享的話”,發佈到twitter裏之後你發現壓根就不能讀,因爲完全沒有注意斷句,面對這樣的分享你只能選擇點前面的網址,但是,那個網址安全嗎?誰也不知道…..在這點上,由於微博客存在字數限制,所以我們不能奢望像在Google reader裏分享文章那樣快捷,所以,機械的分享做法必然是行不通的!
     其實,這裏存在一個分享與交流的成本問題,如果你誠心的分享你認爲值得分享的內容給你的讀者,你不會覺得手動輸入一些你自己的分享話語這個成本有多高的!在產品設計上類似的有一個“登門檻理論”,利用逐漸遞增門檻來提升用戶體驗。我確實沒有看到那些我的twitter上follow的誠心分享的達人們誰不是自己手動輸入分享內容的。
      在我轉載這篇“同時迷博你的twitter、fancebook、豆瓣的時候我大抵的想法是傳播而不是分享,現在想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沒有交流的傳播只能讓傳播越來越近,不會傳播的越來越遠,因爲沒有人願意聽一個整天不跟人交流的人在那閒扯的,所以,交互還是第一性的。後來,不斷有朋友問我,有沒有辦法同步twitter到某些SNS上,我只問他們,你們累嗎?像一個文字搬運工一樣把你的那點不知道從那裏搬來的文字從這裏在搬到那裏,你累嗎?很多人在抱怨自己每天被淹沒在信息海洋裏,其實,有沒有想過,這海洋裏的海水有多少是我們自己炮製出來的?
      說到這裏,順嘴說一說最近被衆多不知道是不是PR的同學PR了很多次的嘀咕。不知道爲什麼,從他出來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不看好這種模式,很多人把完全開放平臺吹的神乎其神,竊以爲,完全開放平臺並不能真正的讓嘀咕走向成功。另外,我覺得很多人對嘀咕有一種誤解和誤用,看了一圈PR的文章,大抵都是在吹捧嘀咕的同步功能,終於找一個可以同時在這麼多微博客上嘶吼的工具了,以後只要是個微博客咱就可以插枝旗子了,那多拉風啊!(小聲的我嘀咕一句:知道你是怎麼被人肉到的嗎?)
      我想嘀咕的策略絕對不是在於同步其他的微博客(這裏的微博客包括SNS),如果是這樣的話嘀咕充其量只能算上是給別人做嫁衣裳。嘀咕的亮點與前途應該在於他將微博客應用到其他的方面上,讓微博客的來源與銷路愈來愈廣泛。
      記得馬雲的話:學我者生,像我者死!這話放在國內克隆twitter者身上依然有效
      好了,沒事別嘀咕了,大聲的來Twitter跟我嘮嗑吧,fllow me@kentzhu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