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Nehalem架構核心技術學習

Nehalem單獨的核心架構:

003.jpg

大概僅有1/3的芯片面積用來做L1和L2的高速緩存。另外1/3用來部署亂序執行單元引擎和其他零碎的部件。最後1/3的面積用來實現解碼單元的功能,分支預測邏輯判定功能,內存的排序和頁處理功能。


除了單獨的處理核心之外,Intel還未所有的處理核心設計了8MB超大L3高速緩存。它可以很顯著的改善各個核心之間的負載平衡。小熊在線www.beareyes.com.cn

004.jpg

在上面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完整的Nehalem四個處理核心。同時也能在下面看到超大容量的L3高速緩存,I/O控制單元,內存控制器電路和傳說中的QPI互聯總線。在桌面級別的Nehalem處理器,將會有1條QPI鏈接,即QPI 0。而在服務器和工作站級別的Nehalem處理器,將會有2條QPI鏈接,即QPI 0和QPI 1。


特性一:整合三通道內存控制器,這裏有兩個創新,一個是“三”通道,一個是“CPU內置”,在Nehalem,也就是Core i7上我們可以實現三根內存並行存取的規格,理論上而言,三通道的性能相比同頻率雙通道會提升50%的性能,當然,理論歸理論,當年雙通道替代單通道的時候也是號稱性能翻番,但實際上的性能雖有提升,但不會有那麼誇張。

019.jpg

這個獨特的內存控制器是一個貨真價實的3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這也就意味着你要在主板上同時插上3條DDR3內存,才能實現3通道的帶寬。

特性二:三級緩存,Nehalem採用了每顆核心獨享二級緩存,四顆核心共享三個緩存的策略,這點與對手AMD的產品方案比較類似,Core i7的每個核心擁有256KB的二級緩存,四顆核心共享8MB三級緩存,

017.jpg

L1高速緩存具備64KB,其中32KB數據和32KB指令。每一個處理核心具備256KB的L2高速緩存,這些都是處理核心所獨佔的,處理核心之間的L2高速緩存不會共享。最後L3高速緩存的容量高達8MB,所有處理核心都可以共享L3內的數據。Nehalem中的L3高速緩存包含L1和L2中的所有數據。這樣的好處是如果處理器在L3中尋找所需的數據,並且沒有找到的話,它就知道數據不在這裏,同時也不在任何的L1和L2高速緩存中。這樣它就會從更低級的內存中尋找數據。這樣的機制不僅會加快處理的效能同時也能減少功耗。


特性三:QPI,一條用於CPU內置內存控制器與內存間的數據交換,一條用於CPU與I/O設備間的數據交換。這種新的總線結構被稱爲QuickPath Interconnect,簡稱QPI。

020.jpg

QPI每一個鏈接都是全雙工的,每一個鏈接支持6.4GT/s的帶寬。每一個2-byte寬度的鏈接每個方向可以得到12.8GB的帶寬,由此一個單一的QPI鏈接足以提供25.6GB/s的帶寬。

特性四:超線程,要實現超線程技術,僅僅需要加入一些寄存器,重命名返回緩衝器,更長的TLB指令載入頁。只要簡單的加入這些組件,就可以實現該功能了。當開啓超線程時,其餘的數據結構會被拆分,從新分配。或者會被資源管理器動態的決定他們要被分配到哪個處理器核心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