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差評就掛科,大學評教制度還有必要存在嗎?

不久前

南京大學上線了

考試成績自動推送功能

每當出了一門新的課程成績

公衆號就會第一時間提示同學查看

這一功能讓許多不完成評教

就不能查成績的同學很羨慕

在不少學校

一旦錯過評教時間

就要捲入無止境的跑腿補交

或者只能捱過漫長的假期

等下學期開學再查詢成績

光是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

學校已經需要“半強迫”

才能讓學生完成評教

這顯然已經違背了

評教制度設立的初衷

本來是爲了促進

教學進步與課程發展

作爲教師評獎評優評職稱的

參考依據之一

但目前的實際情況卻是

從學生到老師都在抱怨評教制度

它的實際作用微乎其微

正在日益變得雞肋

學生:走流程的評教

匿名差評會被掛科?

首先得肯定

大多數老師都很認真負責

把所學所研教給學生

但也不乏奇葩老師

或每逢上課必遲到

或直接複製粘貼網上的內容

給學生上課

也有的對學生態度非常惡劣

學生平日裏遇到這種情況

也只能自認倒黴

唯有期末評教可以一訴苦楚

但實際卻不如想的那般美好

去年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有老師就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

要“抓”出給他差評的同學

圖片來源:@合肥校園

消息一出

立即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因爲學生之所以敢說出真實想法

就因爲學校對匿名原則的保證啊

“教師只能看見自己的總分和總評語

不能看到每個學生的打分情況及評語

學生在測評時無需顧慮”

可現在居然有老師

將自己本不該看到的信息

公諸於衆

甚至揚言要讓差評者掛科

圖片來源:@合肥校園

這無異於直接摧毀

學生對評教體系的信任

即便學校承諾評教系統是匿名的

但是管理評教系統的還是人

教師通過個人關係獲得後臺權限

扒出學生真身也不是難事

根據同學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反饋

老師違反規則追究打差評的學生

並非個案

在這樣的壓力下

爲了不得罪老師

評教內容就是可以預見的

彩虹屁好評連連

除此之外

目前學校的評教標準日趨複雜

學生每個學期的課程繁多

需要評價的老師也不在少數

而每位老師又有十幾條評價

一打開評教系統

等待着我們的是上百條待評信息

難怪會有人調侃

建議學校設置“一鍵好評”按鈕

中國醫科大學還真有同學

自發編寫了一個“一鍵評價”系統

在校內頗有流傳度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

評教內容冗雜繁瑣

“教師是否認真備課”

“是否因材施教”

“授課內容是否具有科學性”

這一連串問題讓不少同學

心中產生一個又一個問號

“我怎麼知道老師是認真備課了

還是網上覆制的或用了往年PPT”

以某高校評教分值表爲例

不少評教問題和角度

都是基於教師的立場提出來的

評價體系看着大而全面

可其中根本沒有學生角色的存在

也難以真正反應學生訴求與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儘管有諸多不滿

但最終還是硬着頭皮

半憑良心半憑猜測地完成評教

學校和老師得不到真實意見

學生也有滿肚子苦水

有什麼意義呢?

教師:一言不合就差評

難道要刻意討好學生?

在那些將評教分數

納入教師考覈指標的學校

評教制度也讓老師們苦不堪言

火哥找到了某高校

評選教學新秀獎的公示方案

裏面就寫着

“取平均分的70%

加上前三年的評教均值

和督導領導聽課成績之和的30%

得出最終成績”

當教師的評教均值

與教師榮譽直接掛鉤

老師們自然很在意評教結果

尤其是那些

想評獎評優評職稱的青年老師

學生的反饋是不可忽視的

而對於沒有這方面需求的

一些高職稱老師來說

評教體系也就不足爲懼

不論評價如何

依然堅持自己的作風

在這樣的背景下

學生隨意應付、胡亂填寫

並不能幫助老師發現課程問題

在之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放眼一看都是滿分

讓人哭笑不得的“好評”模板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隨意給好評還算好的

有些同學嫌評教麻煩

隨便給個良好或一般

那位認真付出一學期的老師

沒準就會非常委屈

倘若這位老師在考勤上嚴格

或在不經意間得罪了學生

那些同學便處於個人情緒

在老師在教學上並無過失的情況下

惡意給老師打低分、寫差評

老師也百口難辯,有苦難言

長此以往

評教就變質了

真正負責的老師

可能因爲沒有給學生打高分

而獲得低分評價

那些不顧教學質量

一昧寬容討好學生的老師

反倒獲得學生青睞

這不就是典型的

劣幣驅逐良幣嗎

因此,評教制度

也被很多教授批判過

“導致教師在講臺上日益丑角化”

“逼迫教師取悅學生的一場鬧劇”

一個初衷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體系

結果卻流於形式,適得其反

究竟是評教制度不該存在

還是現行的實行方式不對呢

那些真正有效評教系統

都是怎麼運作的?

在絕大多數高校評教系統

名存實亡的時候

依然有極少數高校建立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評教系統

無論是匿名還是不匿名

它們都做到了客觀公正

這是評教制度的核心

也是當前最缺失的

 浙大“查老師”匿名評教系統 

幾年前

浙大一名大二學生

在受到一門課的兩個不同老師

天差地別的教學態度衝擊以後

聯繫同學的團隊

共同籌備開發了

“查老師”匿名評教系統

並從2014年年底開始投入測試

雖然教務處也有公開的評教評分

但到目前爲止

“查老師”在浙大校內擁有更大的流量

是校內學生選課的必備

“在這裏,一切都是匿名的

您可以暢所欲言”

“查老師”之所以備受認可

除了真·匿名這一大優點

還有不需要登錄就可以評教

以及完全從學生角度出發

設計的評教問題體系等諸多優點

讓學生可以放心信任地

說出不稱職老師的缺點

爲其他同學排雷

比如這位老師

1.34的超低評分

足以證明學生的普遍態度

相比之下

另一位老師

和上一位教的是同一門課

卻獲得了9.91的高分

更能襯托出低分老師

究竟有多不稱職

 南開時“課” 畢業生評教平臺 

從2016年起

南開大學官方推出了

一款畢業生微信評教平臺

南開時“課”

和其他評教系統相比

南開時“課”最大的差別在於

評教的人不是在校學生

而是畢業五年內的校友

他們通過姓名和在校學號登錄

對全校870門校級公選課進行打分

也可以直接反饋對公選課的建議

圖片來源:@天津發布

圖片來源:@南開大學

這一做法收穫許多好評

既避免了在校生敷衍的一致高分

也杜絕了在校生隨意打低分

的惡意報復現象

同時,畢業生的評價更客觀

實名制也讓評教者更加負責

提前擋住了“噴子”言論

最終使評教結果

無論於老師還是於學生

都更具有參考性

 “大衆點評”式高校通用匿名評教平臺 

評教制度最早起源於美國

後來逐漸被各國大學所採納

許多想要出國留學的同學

對Rate My Professor

這一平臺都不陌生

作爲第三方匿名評教平臺

它打通了各高校之間的界限

實行統一標準打分

這種“大衆點評”式的評教平臺

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擺脫顧慮

結果的參考性也更強

但目前國內還沒有形成

這樣具有高認可度的平臺

用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當然,伴隨着新的探索

也有不少顯而易見的問題

雖說實名評教

無法真正讓評論者敞開心扉

但是匿名評教

也存在無法阻止惡意差評的隱患

現有的新式評教系統

都在用各種方式保障

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

倘若以後這些評教方式普及

教師是否又是“弱勢羣體”

少數學生是否會以匿名差評

甚至是製造網絡暴力

當作要挾老師的籌碼

也是未知數

評教體系需要公正

但卻不能矯枉過正

既要學生客觀地評出心中所想

又要保障老師不受到惡意中傷

這兩者之間的平衡

需要各方一同探尋和遵守

- END -

網易遊戲猹叔編輯部整理編輯

參考資料:

別敦榮、孟凡

《論學生評教及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改善》

大學聲

《期末網上評教,你敢給不稱職的老師打差評嗎?》

青塔

《南開大學推校友微信評課“升級版” 

近30年本科生全覆蓋》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或註明來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