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扒一下小号,都不知道他有两副面孔

不久前大家还在调侃

“朋友圈式自律”

在朋友圈谈人生

在微博蹦迪

在朋友圈

[维护爱与和平]

在微博

[哈哈哈哈哈哈嗝]

在朋友圈三天内没有任何内容

在微博一小时转发十条微博

维护朋友圈人设已是风气大躁

而实际上

“朋友圈式自律”

已经过渡到了

“微博大号自律”

某某明星的小号又双叒上了热搜

正是这一风气开端的显著性表现之一

维护着一个朋友圈同款的正经战甲的同时

还刷着一个改头换面的便衣马甲

(俗称“小号”)

双马甲切换已经逐渐成为了标配

就连金句达人鲁迅先生

也有着一百多个“小号”

用不同的马甲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从不片面看待

事物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品遍每一个有趣的小号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PS:下列内容来源于

各社交平台的私人小号

故不完全透露)

“小号”的百变用途

 公开又私密的树洞  

开小号的最普遍用途

大概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绪

生活中往往会遇到

这样那样的不顺心

在朋友圈里码好字

再三斟酌最终还是删掉

在大号上的一时冲动

最终还是转为自己可见

那些不该公开说

却又憋不住的话

那些可能会被嘲笑

却又希望自己记住的妄想

那些矫情却又想要表达的感情

这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人公开表达

却又不需要考虑身边的人是否认同的树洞

有人倾听

不必期待回响

可以大方地心疼自己

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表达真实的内心

可以告白内心的悸动

在这里不用顺任何人的意

只需要在乎自己

 生活的书签 

生活有时候是一天天的周而复始

如果不在哪里留下折痕

可能会产生错觉

某年某月某天

内心在意的是什么

喜欢着谁

在为什么而努力

给平淡的生活标上色彩

把平淡的幸福收集起来

琐碎却又珍贵

可能只是回首时0.1秒的幸福

可能只是回忆里7秒钟的心动

也可能是一段值得反复品读的可爱碎碎念

自由的小天地 

朋友圈和微博大号

好友圈的过分密切关注

偶尔也会让人倍感压力

想要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呐喊时

想起和好友支持着不同的战队

想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又不想被视奸议论、公开处刑

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想打扰到别人

也不想讨好任何人

但那一双双屏幕后的眼睛令人犹豫

那灼热探寻的视线仿佛能穿透屏幕

硬生生让人打消那些念头

几百年前的兰陵笑笑生

已经告诉了我们他的选择

——开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小号”

他用这个小号留下了

《金瓶梅》这“第一奇书”

而自己永远成为了一个不会掉马的谜团

可见小号为那个自由的小天地护体

是多么有必要又有效

有了一个小号以后

保护自己喜欢的人不必畏首畏尾

可以放肆地关注兴趣圈里的一切

可以没有顾虑地分享自己的作品

 精分 

小说电视剧里的主角常常会

开启精分“小号”模式

最近的热播剧《陈情令》里

令人闻风丧胆的夷陵老祖魏无羡

终于要开启柔弱疯子小号“莫玄羽”

令不少观众直呼搬好小板凳坐等

还有《鹿鼎记》里的康熙皇帝

开着小太监小号“小玄子”

《倚天屠龙记》里的魔教教主张无忌

开着普通人小号“曾阿牛”

在虚拟的世界里

没有了严格的自我界限

每个人也就都有了精分的空间

可以暂时放下光鲜亮丽的艰难端持

可以暂时摘下面具的矫饰

可以不用继续装作听话

既是多愁善感的少年

又是冲浪的沙雕网友

既可以正能量满满

狂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可以抱住弱小无助又能吃的自己

不必继续用沙雕伪装背后的无助

不必把心事往下咽

装出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

不必压抑自己难以习惯的真心

 卑微的体面工具 

当然

小号还有一个最最实用的功能

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认可度和体面

因此又被称为“暖场工具”

发了动态没人点赞?

不必担心

让小号来打破惨案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装逼

结果没有人get到?

没有关系

用小号和自己共鸣

我们为什么需要小号

 开启免打扰模式 

@嚯嚯哈嘿

对我来说小号最大的用途

就是帮我的朋友们屏蔽我

因为我总是会突然上头

发一大堆动态

可能是一些唠叨废话啊

或者转发吃瓜之类的

我觉得别人可能

也不太想被这些东西刷屏

所以我会自觉地发到小号上

最重要的是为了能摆脱非酋身份

我经常会隔三差五就转发一些抽奖

感觉真的会很打扰

如果没有小号估计

我的大号会直接被很多人拉黑

 维持善意的谎言 

@西瓜没有皮

小号主要是用来维系

和关系好的一些人的感情

平常聊天有时候会说“晚安”

但其实并不会真的去睡觉

还要继续刷一会儿微博

这个时候继续刷大号就很危险

万一手滑点赞了

或者不小心转发了

被朋友看到那就很尴尬

怕他们以为我不想和

他们聊天故意骗他们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just一个不知名的小号

身边没有和我喜欢同个圈子的人

不知道该和谁谈论

每次和朋友说自己圈内的事的时候

感觉他们虽然礼貌回应了

但其实应该不太有兴趣

我也不太喜欢公开讨论太细节的内容

不然说完会有点尴尬

现在我通常都在

小号上和圈子里的人互动

小号粉丝甚至比大号还要多很多

能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我觉得挺有归属感和成就感的

对我来说现实生活和

小号里的那个世界是隔绝的

在现实生活中就好好生活

好好和身边的人相处

在小号上就好好经营自己喜欢的东西

两边不需要有交集

 孤独的日记本 

@奈良

有些话本来就不是想要说给谁听

只是自己想要说出来而已

但是如果发在大号上或者发在朋友圈

可能有些人看了会自己去对号入座

所以就没必要发在能让大家看见的地方

防止有人过度解读吧

有些时候真的只是

自己非常想要感叹一下而已

而且生活中好像也没有想要听这些话的人

没有人可以一起分享我的生活

那我就在小号上和自己分享吧

我觉得就让小号成为我的日记本也不错

让我每天真的坚持记日记

好像不太可能

但是有时候在看别的微博的时候

也会自己突然想起一些事情

或者有一些感触

那我就会在小号上抒发一下

也不怕被别人说矫情

 避免现实冲突 

@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

室友特别喜欢的一个明星

是我特别讨厌的人

偏偏室友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别人分享的人

经常在寝室里给大家安利

如果我直接当着她的面diss她的爱豆

感觉太没有礼貌了

但是我每天听着洗脑包又觉得挺烦的

后来我就开了一个小号

每次我纠结的时候

就在小号上吐槽两句

感觉好受多了

这样也不用正面杠起来

有助于寝室和谐哈哈哈

灵魂拷问:你的小号敢曝光吗

大家开“小号”都有着不同的初衷

“小号”也逐渐成为隐藏

在大家心底的一个柔软之处

对一些人来说“小号”

被发现没什么大不了

对一些人来说“小号”

被曝光有如五雷轰顶

有人因为用“小号”吐槽学校

结果被发现而写检讨

有人因为用“小号”吐槽

结果被发现而导致关系尴尬

有人因为在“小号”上记录自己的脆弱

被朋友知道而意外收获了一份关心

也有人在“小号”上写暗恋日记

最后被发现而收获了数十条甜蜜回复

来源:@一万颗甜甜圈

说到底“小号”曝光

会不会成为值得担忧的问题

还是和用途有关

如果“小号”上说的

每句话都问心无愧

自然没必要过多担心

如果在“小号”上发表了危险言论

又没有捂紧马甲

就有可能会面临尴尬

或者连夜狂删微博的困境

你有小号吗

还记得一开始开小号的原因吗

- END -

网易游戏猹叔编辑部整理编辑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注明来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