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關係建築在兩人之間 是都有共同的幸福密碼

如何擁有令人喜悅的關係,大概是很多人的疑問。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創造喜悅關係的方法。

你幸不幸福,主要看內在

在關係裏,有四個象限,這四個象限就是我們內在的關係和外在的關係。

我們有一個內在的我和外在的我,我們又有關係,這些關係就是泛指親密關係、原生家庭的關係,它們是你最核心的關係。

這裏很多人沒修好,就很受苦。其實,這些帶來成長的關係都是我們自己吸引來的。


我們內在,有一個內在的我,如果跟自己相處不和諧,就很容易投射在你至親的人身上。所以,我們要去探索內在:我到底是誰。

如果跟自己相處不和諧,我相信你聽到的聲音裏,傳遞的就是一份焦慮恐懼。

因爲過往的我,對自我的認知非常不認同,我有內心有很多的羞愧、不自信、自卑感。而且自卑的人,就像有個天線,會去搜羅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東西。

當我不自在的時候,我傳遞的外在形象也是不自在的。我會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跟別人說什麼,不知道我得不得體。

當我把很多注意力放在我的外在上,比如我的外貌醜不醜,我穿的衣服穿好不好看,我胖不胖,有沒有皺紋。

當我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自己的中正,就會很容易對內否定自己,攻擊、評判、挑剔。

其實,我們都在活一個精氣神。如果你總是活得謹小慎微,想把很多外在的行爲符合一個規範的時候,你的生命力就會被卡住。

真正滋養的關係,是施與受的平衡

以前,我看到德芬的時候,就很有壓力,我覺得她好美好優秀。可是當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德芬身上的時候,我發現我就意識不到自己的獨特。

其實,我有我自己獨特的美。

如果你內在意識到自己是最獨特的美,你就是那個愛,就不怕讓自己的內在光芒散發出來,你的外在就會呈現出喜悅快樂。

喜悅的狀態,不是來自於你的關係,不是來自於你面對的那個人,你自己內在的這份喜悅,會透過你的眼神、聲音、肢體狀態傳遞出來。

所以我們有內在的我,有外在的我,當我們有了這兩個部分的時候,就會創造關係。

關係,就是創造更多的連接、溝通。去習得同理心、共情,能更深層地考慮更多人的感受,你會發現,你的關係很順滑。

關係,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修煉道場。我的先生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正因爲他很有個性,給了我很多的課題。

我總會對自己很挑剔,也很挑剔關係。但慶幸的是我們都在學習、修煉。把對方當成自己的鏡子,照見自己,原來自己又缺愛了,匱乏了,想從對方身上吸取。

這樣的關係,肯定會覺得緊張,也很不舒服,因爲它不滋養。真正滋養的關係,是施與受的平衡。

遇見更喜悅、更富足的自己

以前我也是一個愛心氾濫的人,氾濫到不太會尊重別人,有時候很強勢,想掌控。這會讓我先生很不開心。他恰好是一個反依賴者,就會比較逃避。

當我們在關係中,如果能真實地表達,不把自己掛在對方身上,讓對方揹負你的人生,真正做到精神獨立,纔會不辛苦。

當我們關係中的施與受能相對平衡的時候,喜悅就能在兩個人之間流淌起來。如果關係能夠很流暢、很滋養,當然也就會擁有喜悅、富足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