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翼詩歌的翅膀——讀《蘭溪歷代詩詞》

沈文華

七月,對於蘭溪詩歌來說,是值得記錄的。

羅加先生編撰的《蘭溪歷代詩詞》耗時一年餘終於出版。全書共收集了蘭溪從唐代到近代的443位詩人的詩作3545首,其中本地鄉賢的作者有251人計2535首詩詞,外埠賢達作者有177人計412首詩詞,集句詩192首,詠史詩203首,八景詩作者有15人計203首。

中國是詩歌大國,詩意的生活方式曾深深植根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翻開中國文學史,我們不難發現,詩歌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蘭溪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錢塘江中上游,金衢盆地北緣,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稱。蘭溪是富於詩情畫意的江南古城,從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以來已有1300多年,一直人煙輻輳,商賈雲集。明清時期,成爲錢塘江中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最繁華的商埠。蘭溪氣候宜人,山川秀麗,風光旖旎,境內有“三江兩山雙洲八景”。蘭溪吳越文化積澱深厚,人才薈萃,名人輩出,自隋唐開舉至清末舉廢,蘭溪入取進士、舉人、貢生1269人。歷史文化名人有貫休、金履祥、柳貫、範俊、範鍾、趙志皋、唐汝楫、舒元輿、胡應麟、倪仁吉、範處義、李漁、劉焜、曹聚仁、郎靜山等。古代書院始於五代而盛於宋,有20處之多。故而,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名詩佳詞。

《蘭溪歷代詩詞》就是一本蘭溪古代豐富的詩歌遺產。它着眼於全方位,多層次地介紹蘭溪詩歌的歷代著名詩人及釋讀相關的文化知識,也爲詩學研究者及愛好者提供了一本融可讀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詩詞普及讀本。因而,“蘭溪歷代詩詞”逐漸會成爲蘭溪傳統文化中最受人關注和喜愛的部分之一,並也是外地人瞭解和研究蘭溪文化,流連咀嚼、體味蘭江古老小城悠遠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津樑。

縱覽此書三千多首詩詞,具有鮮明的愛家鄉愛安定生活的共性內容。熱愛家鄉,這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階級的人們所共同的思想感情。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古今中外都可以見到不少謳歌家鄉的作品。《蘭溪歷代詩詞》也注重收集這方面的作品。書中收集的潘槱(1151-)描敘蘭溪城南桃花塢的“桃花塢八景”,唐龍(1477-1546)“蘭溪八景”,江伯容(1508-)“和徐伯陽蘭溪雜詠(二十八首)”,胡應麟(1551-1602)“蘭江竹枝詞(十二首)”等作品,皆是描寫古代蘭溪風貌的佳作。尤其是唐龍的“蘭溪八景”中的一景“蘭陰春馥”,“丹嶂陰茫長谷雪,翠嵐光滴大江流。蘭花十里照春水,山鳥無聲香自幽。”以及外埠賢達戴淑倫(732-789)的“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蘭溪棹歌)和郁達夫(1896-1945)的“紅葉清溪水急流,蘭江風物最宜秋。月明洲畔琵琶響,絕似潯陽夜泊舟。”(題蘭溪棲真寺壁)都是千百年來傳誦的詩歌。再如“荷鋤書圖煙中雨,秉耒時耕隴上秋”(舒元輿791-835);“山花雨打盡,滿地如爛錦。”(貫休823-912);“蘭陵山下翠煙浮,溪水潺潺湲九曲流。”(郭儼);“層巔陟岹嶢,前轉息東峯。”(吳師道1283-1344);“鬱蔥紫氣自南來,曉映情巒錦嶂開。”(趙志皋1524-1601);“性嗜酸甜似小兒,楊家有果最相宜。紅肌生粟初圓日,紫暈含漿爛熟時。”(李漁1611-1680)。這些名詩佳詞所蘊含的意境與人生的智慧,對於熟悉蘭溪的讀者,固然能喚醒對迷人景物的親切的審美經驗,產生了藝術魅力。對沒有到過蘭溪的讀者,也提供了十分令人嚮往的詩的境界,同樣會產生藝術魅力。通過蘭溪美麗自然景物的描敘而觸發讀者與詩人熱愛家鄉和安居樂業的情愫。

羅加先生是一位退休醫務工作者。他愛好寫作,曾在報刊雜誌發表20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他也是蘭溪歷代詩詞的愛好者,憑着執着和探究精神對蘭溪古代詩詞的收集作不懈的努力。365個春夏秋冬日,逆境中堅守自我,順境中全身心投入,現顯了安業樂道,隱忍樸實,獨立卓絕的文人氣度,終於主編衆籌出版了這本46.8萬字,厚達700頁的《蘭溪古代詩詞》。本書具有六大特點,一是對詩的作者儘量予以“人物簡介”和“人物介紹”,因詩而存人,因人而存詩。二是排拒個人偏向和主觀色彩。凡詩人涉及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均在“簡介”和“介紹”中提供歷史資料並注意翔實可靠。三是詩文後使用了較多的“導讀”、“編者按”、“背景資料”、“背景”、“注”、“自注”、“原注”、“錄注”、“備註”、“說明”、“解釋”、“註釋”、“自跋”、“留存”、“翻譯”等令人可圈可點,也是一份可貴的詩文化史料,有待讀者深入品讀和探究。四是對重要詩人的作品、流派和評價成果,議論裁斷唯以史料允協爲務。五是填補以往“蘭溪古詩詞選”的空白,以詩記人。如元代文學家曹伯啓,至元二十五年任蘭溪主簿,本詩集是首次搜錄到他的詩作。六是着意收集入編詩人之間的往來吟詠,以供閱讀者瞭解詩人的生平和爲人爲事及所處的時代背景。值得稱道的是,任何對古代詩詞的發展歷史的研究和總結,都只是一種受古詩輝煌成就的吸引,意在契近其價值本體的階段性行爲。年近古稀的羅加先生傾力編撰完成《蘭溪歷代詩詞》厚著,“夜深更炳燭,相對如夢寐。”不失爲一種甘苦與奉獻。

當然,憑作者個人的單薄之力,對蘭溪古代詩詞的探究畢竟有限。一者,基於古代相關史料的豐富程度和個人掌握資料的匱乏,探究工作永遠不會終結;二者,這類編撰本身,也有懶研究的深入而獲得新的契入點和突破。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會傾聽讀者的反饋,繼續收集、修改和完善資料。”

《蘭溪歷代詩詞》的出版,集中展示了一千多年間的四百多位歷代詩人對蘭溪詠史明志、詠景抒情、詠物言志的精粹之作,給平靜的古城詩壇激起了一波漣漪。這些詩歌傳統中那種追求寧靜、淡泊、曠達的主題彰顯,猶如展翼詩歌的翅膀,穿越時空,帶給閱讀者審美后的藍天雨露,並滋養心靈的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