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VPN分析及市場

定義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又稱爲虛擬專網服務,屬於程訪問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公用網絡架設專用網絡;也可以簡單理解爲你和目標地建立了一個通道,你可以通過該通道進入目的地,以目的地的名義訪問各種網絡信息。
特點
1. 安全專用:VPN通過綜合應用隧道技術、加密技術與認證技術等,建立一條與傳統物理專用網相似的用戶專用安全通道。因採用了加密、認證等技術,該通道的數據爲密文數據,進入該隧道需要進行必要的認證,所以實現了安全、專用。
2.虛擬廉價:VPN是邏輯上的專網,與物理專網有本質區別,他是基於公網系統虛擬出一條專用網絡通道,,所以他既有專網的安全性的特點又有公網覆蓋範圍廣,靈活度好、自主性強的特點。
工作原理
通常情況下,VPN網關採取雙網卡結構,外網卡使用公網IP接入Internet。
網絡一(假定爲公網internet)的終端A訪問網絡二(假定爲公司內網)的終端B,其發出的訪問數據包的目標地址爲終端B的內部IP地址。
網絡一的VPN網關在接收到終端A發出的訪問數據包時對其目標地址進行檢查,如果目標地址屬於網絡二的地址,則將該數據包進行封裝,封裝的方式根據所採用的VPN技術不同而不同,同時VPN網關會構造一個新VPN數據包,並將封裝後的原數據包作爲VPN數據包的負載,VPN數據包的目標地址爲網絡二的VPN網關的外部地址。
網絡一的VPN網關將VPN數據包發送到Internet,由於VPN數據包的目標地址是網絡二的VPN網關的外部地址,所以該數據包將被Internet中的路由正確地發送到網絡二的VPN網關。
網絡二的VPN網關對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檢查,如果發現該數據包是從網絡一的VPN網關發出的,即可判定該數據包爲VPN數據包,並對該數據包進行解包處理。解包的過程主要是先將VPN數據包的包頭剝離,再將數據包反向處理還原成原始的數據包。
網絡二的VPN網關將還原後的原始數據包發送至目標終端B,由於原始數據包的目標地址是終端B的IP,所以該數據包能夠被正確地發送到終端B。在終端B看來,它收到的數據包就和從終端A直接發過來的一樣。
從終端B返回終端A的數據包處理過程和上述過程一樣,這樣兩個網絡內的終端就可以相互通訊了。
數據流程
①要保護主機發送明文信息到其他VPN設備。
②VPN設備根據網絡管理員設置的規則,確定是對數據進行加密還是直接傳輸。
③對需要加密的數據,VPN設備將其整個數據包(包括要傳輸的數據、源IP地址和目的lP地址)進行加密並附上數據簽名,加上新的數據報頭(包括目的地VPN設備需要的安全信息和一些初始化參數)重新封裝。
④將封裝後的數據包通過隧道在公共網絡上傳輸。
⑤數據包到達目的VPN設備後,將其解封,覈對數字簽名無誤後,對數據包解密。
分類
按VPN的協議
VPN的隧道協議主要有三種,PPTP、L2TP和IPSec,其中PPTP和L2TP協議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層,又稱爲二層隧道協議;IPSec是第三層隧道協議。
按VPN的應用
(1)Access VPN(遠程接入VPN):客戶端到網關,使用公網作爲骨幹網在設備之間傳輸VPN數據流量;
(2)Intranet VPN(內聯網VPN):網關到網關,通過公司的網絡架構連接來自同公司的資源;
(3)Extranet VPN(外聯網VPN):與合作伙伴企業網構成Extranet,將一個公司與另一個公司的資源進行連接。
按所用的設備類型
網絡設備提供商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開發出不同的VPN網絡設備,主要爲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牆:
(1)路由器式VPN:路由器式VPN部署較容易,只要在路由器上添加VPN服務即可;
(2)交換機式VPN:主要應用於連接用戶較少的VPN網絡;
按照實現原理
(1)重疊VPN:此VPN需要用戶自己建立端節點之間的VPN鏈路,主要包括:GRE、L2TP、IPSec等衆多技術。
(2)對等VPN:由網絡運營商在主幹網上完成VPN通道的建立,主要包括MPLS、VPN技術。
通用功能:
在公網上搭建一條安全的數據傳輸隧道。
政策:
2003年4月,信息產業部頒發了《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取消了國際電信業務的分類,同時將虛擬專用網業務自基礎電信業務中分離出來,成爲獨立的增值電信業務分類。但是此處的“虛擬專用網”概念與行業內的VPN業務是不一樣的。新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對該分類的解釋是: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用網業務(IP-VPN)是指經營者利用自有的或租用公用因特網網絡資源,採用TCP/IP協議,爲國內用戶定製因特網閉合用戶羣網絡的服務。這種分類的解釋強調了兩個特點,一個是利用因特網網絡資源,一個是採用TCP/IP協議。這種解釋是與當時的市場狀況所對應的,當時關注的是基於互連網的IPSec VPN,雖然該解釋可以基本涵蓋後出現的SSL VPN模式,但並沒有關注MPLS VPN。
2006年1月,信息產業部發布《關於兩項增值電信業務及國內多方通信服務的通告》,正式開放“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和“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兩項增值電信業務,上述兩項增值電信業務由商用試驗轉爲正式商用。
2013年,工業與信息化部公佈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徵求意見稿)》中仍然沒有對此作出任何改變。
2015年1月27日,工信部迴應VPN被封事件,表示一些不良信息應該按照中國法律進行管理。工信部此前發佈規定,在中國提供VPN服務的公司必須登記註冊,否則將“不會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
2017年1月,工信部出臺了《關於清理規範互聯網網絡結構服務市場的通知》,《通知》主要是爲了更好地規範市場的行爲,規範的對象主要是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無國際通信業務經營資質的企業和個人,租用國際專線或者VPN,違規開展跨境電信業務經營活動。這些規定主要是對那些無證經營的、不符合規範的進行清理,對於依法依規的企業和個人不會帶來什麼影響。
關於VPN的問題,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補充稱,在中國經營相關業務應該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申請許可,這實際上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做的。在美國、在歐洲、在亞洲都是這樣做的,各個國家的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給老百姓提供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網速不斷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市場分析
隨着信息化的普及及人們對信息安全理解的加深,國內目前VPN的容量大於9000萬,並且還在高速的增加,VPN或同類功能的產品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成爲普及化的大衆產品,但是由於早期國家政策沒有及時接入,導致VPN行業亂象橫生,真假難辨,各廠家之間也是參差不齊,有很多魚目混珠的廠家趁機大發橫財而不注重真是產品的開發(用的爲網上公開的源碼實現,這類源碼本身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安全隱患),由於他們沒有研發成本,所以這類廠家靠低價策略俘獲了大量的市場,這部分市場將成爲國家打擊的重點區域。
隨着國家對VPN的規範化及相關政策規定落地,VPN類產品將會出現先降後升的發展態勢。依據目前相關政策的規定來看,“資質”將成爲VPN行業廠家的招牌及敲門磚,這類一刀切的政策對市場的規範化肯定是積極向好的,但是因爲低端市場佔有的市場份額較大,有資質的正牌廠家有沒有能力承接清退出來的低端市場還有待驗證。
使用模型
目前正牌有資質的廠家的集成方案大都是針對企業用戶,常見的使用模型分爲兩種合法情形和一種不合法情形,合法模型:一是集團異地多點辦公,二是羣星多點辦公。非法模型:翻牆。
方案
目前給企業的方案比較單一,基本全爲軟+硬的形式,如果企業規模不大,基本採用在企業總部部署一臺VPN服務器,外地均採用軟客戶端的形式;如果企業規模較大,基本採用多點部署VPN服務器的形式。
市場發展數據
暫未統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