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淘寶的全渠道電商平臺應用的冰山一角嗎?

本人近期開始學習全渠道零售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正在全面學習中臺系統(剛剛開始)。所以也會格外關注網購平臺上全渠道零售解決方案的具體作爲。

本人一直網購,是京東和淘寶的忠實用戶。之前,一直在京東上購物,除了每天的蔬菜,衣食住行幾乎全靠網購。一直用京東源於京東自營在品質上和物流上的絕對優勢。

但自從京東第三方商家進入後,商品選擇卻來越多。在選擇商品時,經常會被鏈接到淘寶、天貓等。作爲終端消費者,一般說來,首先關心的商品品質及其價格,其次纔是物流。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對於更多選擇的第三方商品來說,淘寶上會有更多的優勢,儘管可能在退換貨等方面稍有不便。

(聲明:以上關於京東和淘寶的看法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人)

前幾天,無意中在手機淘寶中發現了“淘鮮達 大潤發”。記得當時是在淘寶首頁上看到的當地大潤發的活動鏈接進去的。也許是大潤發這樣的超市進入淘寶後正在設法吸引用戶吧(確實,像大潤發這樣有實力的連鎖超市進入淘寶平臺,確實是強強聯合),活動非常有吸引力。我當時就下了一單。這次體驗是我的網購歷史上最實惠、快捷和方便的一次。沒有之一!

  1. 首先,超市有很多熟食,可以選擇加熱、不加熱和冷凍;
  2. 其次,可以選擇要求送達時間。由於系統中可以選擇提供離你最近的超市,所以下單後,幾乎可以選擇立即送貨。在送貨時間的選擇上,從下單往後半個小時後,以每半個小時爲單位提供選項;
  3. 第三,物流。在指定時間,快遞準時送達,是直接送到門口。因爲送達時間是用戶選擇的,所以免去了電話確認等中間過程。簡單可操作。(說明:在我們這裏,一般網購的商品都被直接放到了豐巢快遞櫃。趕上快遞櫃滿了,快遞員纔打電話給你。如果你在,則會送到樓下自己取。更惡劣的是,有些快遞公司,爲了省事,所有快遞一天只送一次--一律晚上8:00。對比起來天上地下!)。

當然,還有網購的很多其它優勢,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後面很快,我又下了幾單。每一次都是同樣的驚喜。

但這應該是算是網購的新嘗試吧?在快速發展的應用中可能難免會出一些問題。具體問題除了類似檢索、鏈接不夠方便和不夠友好之外,在多個優惠活動疊加的價格計算上我真沒看懂。

請看我的第一個訂單的打印小票中的商品明細。

這個訂單,同時滿足滿減(滿49減10)和免運費(滿39免6元運費),還有作爲大潤發新用戶的優惠(0.99元選一件),和針對飲品的滿20減5。共由3個優惠組成,此外,還有超市的特價(就是在商品價格標籤的基礎上的網購價。說明:這種價格上的直接優惠僅僅體現在銷售小票上,和上述三個優惠活動的滿減無關)。

上圖中,中間部分,左側來自銷售小票,中間3列是我計算的不包括總價滿49減10以外的優惠及價格,最右列是總價滿49減10以後計算出來的每種商品的最後實付金額。

請對比一下銷售小票上的單品的實付價格,估計作爲任何一個購買者都能看出土雞蛋和火龍果的折後實付應該是有問題的。

小票中的0.2和1.4應該是這樣計算出來的:0.99*1.6/(0.99+6.8)=0.2;  6.8*1.6/(0.99+6.8))=1.4。其中1.6元是新手優惠活動兩件商品的折後實付總額。感覺這裏問題出在,新手優惠活動中直接將土雞蛋的價格改成了0.99元。這直接導致了兩個問題:1是使新手優惠活動中可以再以0.99元選一個商品(感覺商家的初衷是隻能從列出商品中選一件以0.99元的價格),2是基於前面的錯誤再將單個活動作爲整體來計算折後實價。此時,由於一個是活動價格,一個是原價,並列計算導致兩個本來原價差不多的商品折後實價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也許對商家來說,這只是爲推廣所做的活動,只要總金額沒問題,他們就不會計較。但作爲消費者呢?消費者更多是的關心單品的單價,他們會非常看重在一次訂單中每個單品最終的到手價格,此時購買是否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優惠。

如果,我的計算是對的,那麼我的問題是:這樣的應用在交付前測試是如何進行的?如果,測試用例中有正確結果;再如果,測試人員足夠了解用戶的關注點,...等等,應該都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吧?至少,我這樣認爲。

當然,也許是我弄錯了。希望能和有興趣討論的人一起討論,更希望專業人士指正。一家之言,歡迎拍磚。

最後,我的問題是:這就是淘寶的全渠道電商平臺應用的冰山一角嗎?針對這個具體應用,中臺系統做了什麼?

也許,“淘鮮達”和全渠道方案完全無關,更談不上中臺系統了。只是,對這個行業應用,之前只是作爲消費者,對技術和方案,卻是從來沒有關心和了解過。剛要入門,還是應該多學習。希望有搞明白的一天。

                                                                2019年7月16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