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孩用嘴脣撥打手機 殘疾姑娘海浪做起了 微商 的路

自信,堅強,樂觀,聰慧,這是坐在輪椅上的海浪姑娘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對於正常人來說,撥打手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然而,對於海浪來說,這個過程卻非常艱難。她在手腳殘疾不聽使喚的情況下,頑強地靠嘴脣撥打手機,做起了“微商”,走出了一條艱難而又可歌可泣的創業之路。


1992年,海浪出生在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五聯村,出生三個月時,一場突發的高燒導致重度腦癱,家人多方求醫治療無果,從此落下嚴重殘疾。海浪從記事起就知道,自己與正常人不一樣。無法站立起來,走路、吃飯、起居都由母親照料,手腳不受大腦控制無法活動,四肢抽搐不時給她帶來刺骨般的疼痛。到了上學的年齡,由於身體原因,海浪無法入學,爲此,她不知哭了多少次。母親上地勞動時,把她背到地頭,放在一塊布單上,海浪一邊看母親勞動,一邊辨認着周圍的花草。

7歲時,家裏有了電視機,聰明的海浪看見電視上有字幕,便跟着字幕學習認字,一天記一兩個,慢慢地,她竟靠自己的琢磨,認識了很多字。現在,她不但會流暢地讀書、寫文章,還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2008年,姐姐海俠爲海浪買了一部老式鍵盤手機,海浪開始學習用嘴脣按壓鍵盤,練習打字。不論是酷熱的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海浪像着了魔似的反覆練習,常常磨得嘴脣起泡流血,一行字打下來,就會累得氣喘吁吁。由於身體長時間不能自主運動,海浪的腸胃不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發全身痙攣疼痛、呼吸困難。但她卻從沒對生活失去信心。日復一日,海浪終於可以用嘴脣撥打電話、發信息與人交流了。


2015年,在精準扶貧中,海浪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春,幫扶幹部到家裏走訪,在與海浪的交談中,海浪自強自立的強烈願望深深打動了大家,說到用手機做“微商”,海浪一下子來了精神。幫扶幹部幫海浪聯繫好了廠商,父親給她買了一部智能手機。有了智能手機,海浪打字比以前省了許多力氣。她開始在朋友圈裏發產品信息,代賣地方土特產和農副產品。她通過各種方式加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的微信,在朋友圈裏講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堅強、樂觀、自信、陽光的心態鼓勵有困難的人。然而,任何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

剛開始做“微商”,海浪的朋友圈裏只有27個人,她通過一些殘疾人羣結交好友,通過親戚朋友轉發“擴粉”。一些人見她發賣產品的信息,就不再理她或者直接拉黑,有些人更是在微信中留言謾罵,說出許多難聽的話。海浪把眼淚嚥下肚裏,默默承受着這一切。她告訴自己:“父母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沒有拋棄我,身邊的朋友們關心我,社會上的很多熱心人都在幫助我,我必須活着,還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個月過去了,海浪沒有成交一分錢,兩個月過去了,還是一單沒有。三個月過去了,一天,海浪終於接到了第一單“生意”:2斤棗夾核桃,金額100元,掙到了15元代理費。接到單子的那一刻,海浪激動地大喊:“媽,媽!我掙錢了!”母親聽到喊聲,跑到跟前,看到淚水已經掛滿了海浪的臉頰。四五天後,海浪接到了第二單,一箱120元的黃桃罐頭,海浪又掙到了10元錢……當掙到人生的第一個100塊錢時,海浪興奮地一夜未眠,爲媽媽買了一件衣服,給爸爸買了一盒煙……

由於身體所限,海浪代理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農副產品和土特產上,品種不多,但是她非常用心和執着。有時半個月一份訂單也沒有,剛開始海浪很着急,她努力讓自己變得不急不燥。即是沒有訂單,她也堅持不懈地發信息,向可能有需求的人羣推薦她代理的產品。許多瞭解了海浪事蹟的朋友都在爲她加粉,慢慢地,她的朋友圈不斷擴大,訂單開始穩定增長。

如今,兩年過去,海浪的好友已經從最初的27個人增加到3000多人,海浪每月的純收入少則二三百元,多則五六百元。2018年12月,海浪掙了2500元,這是她記得掙得最多的一個月。這點收入對於正常人來說,也許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全身只有嘴脣能動的海浪來說,卻意義非凡。耀州區2018年貧困人口脫貧的最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150元,而海浪靠自己的努力已經遠遠衝破了這個貧困線。

2018年9月,耀州區殘聯得知海浪的事蹟後,爲她送去10000元的電商扶持資金,並送來貨架,幫海浪在家裏辦起了一個小超市,起名叫“海浪綜合商店”。哥哥海楠用鐵架爲海浪焊接了一個廣告牌。區殘聯還聯繫郵政部門,將村上的快遞收發點放在海浪的商店。每收發一個快件,海浪可以掙到1元錢,儘管收入微薄,海浪卻做得十分認真,經她接發的快遞,沒有一單出現失誤。記者採訪時,海浪正坐在輪椅上,輪椅右邊扶手上固定着一個小圓凳,手機和快遞單就放在上面。海浪一邊用嘴脣撥打手機,通知當日收到的快件聯繫人前來取貨,一邊招呼前來買東西的鄉親。每次掙扎着扭動身體時,都會疼痛得皺起眉頭,轉而,她又露出燦爛的笑容。

2019年5月9日,海浪的超市正式開業整整1個月,她盤點了一下,這一個月,超市的營業額超過3000元,而自己也接發了快件30多個。到5月16日,海浪5月份做“微商”已經掙到了1100元,她開心地告訴記者,這個月又有希望上2000元了。 “我不想成爲家人和社會的負擔,即是我只剩了嘴脣能動,也要選擇自立自強!”海浪對記者這樣說。事實上,海浪不僅堅強地自強自立起來,她的精神還感染激勵了家人和周圍的許多人。母親照顧海浪的生活,卻常常被海浪的堅強、懂事感動得淚流滿面。

2015年,海浪家還是全村唯一住在土窯洞的貧困戶,如今父親栽植了8畝蘋果、十多畝花椒,家中長遠致富有了穩定的產業依靠,哥哥養了三十隻奶羊,姐姐到城裏打工。全家已經搬到新村的移民點,住上了寬敞的平房。村中一位婦女感慨地說:“做人就要活成海浪的樣子,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事實上,海浪不僅堅強地自強自立起來,她的精神還感染激勵了家人和周圍的許多人。母親照顧海浪的生活,卻常常被海浪的堅強、懂事感動得淚流滿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