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疆行~雪山环抱中的大草原

6月中旬,应友人之约,到新疆自驾游。到新疆去看看是五十年多前的梦想,那时,一部纪录片《军垦战歌》已被灌得神魂颠倒,可惜直到古稀之年这个愿望才得以成行。新疆大气之美、广袤之美、梦幻之美令人陶醉,在那里行走了差不多半个月,几乎不想回粤了。

新疆犹如一块平板被一南一北两股巨大的力量挤压,在中部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皱褶,隆起的形成了一条条俊俏的山峰,下陷的成了一道道山谷。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从西而来,一路跨过平原,深入了遥远的天山山脉,山峰终年积雪。夏天,冰雪融化汇流成河,一条条河流又把山谷切成众多纵横的沟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山山脉,伊犁河谷,沙漠绿洲。

地理专业术语是这样讲述:天山广泛发育了三级夷平面,削平了古、中生代多期构造形态及褶皱岩层。这些夷平面在经过外力的不断侵蚀之后,形成起伏不定、沟壑纵横的地貌。

这次新疆行主要在伊犁河谷的高山河谷草原上游走: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喀拉峻大草原、昭苏湿地草甸、夏塔冰川草甸。

它们的共同点是:远望,天山峰峦连绵起伏,山峰积雪山腰云杉,一黑一白相得影彰;擡头,蓝天如屏,白云团团直压天边;环顾四周,草原辽阔,草青水冰,乌语花香,毡房点点,炊烟袅袅,牛羊成群,骏马奔驰。而各草原又有自己无可代替的景色。

6月14日驾车离开乌鲁木齐到库尔勒,15日到库车,16日离开库车上了独库公路,当天就到了巴音格勒,次日坐区间车游览了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被天山环抱,面积23835平方公里,四周高山的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额尔宾山是天山山脉在这里的称呼,它东西绵延17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将巴音布鲁克一分为二,形成两大盆地。一连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雪峰呈360度围绕着这片广袤的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宛如巨大的绿色地毯,将整个大地覆盖,它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千余处泉水与冰雪融化的涓涓细流,汇集成开都河。古老的开都河穿越两盆地间,在草原上留下无数湖泊、沼泽、湿地,天鹅湖与九曲十八弯湿地无疑是最著名的。据说,日落时分,九曲十八弯湿地能映照出多个太阳,是摄影爱好者的心仪之地。

那天中午我们到了景区,很快,整个人融入在白雪皑皑的雪山中,绿草茵茵的草原上,宛然曲折的河流前,辽阔的草原令人陶醉不已。我们漫步在草原上,清风徐来,草香扑鼻,开都河在这平坦辽阔的草原上流淌,纯净得不着一丝矫饰,静静地滋养着这片土地。据说它就是《西游记》的通天河,耳边的喧嚣随风而散,默然地望着这向天边漫延的通天河,寻找着记忆中的“西游记”,很难想象孙大圣怎会在这人间天堂里降服了沙僧。

晚上,我们住巩留城,一个靠近喀拉峻的小城,张先生接待了我们。他曾在佛山工作,我们算得上是半个老乡,如今他回到巩留种玉米,包了2千多亩地。离家多年后的回归,对故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若永保国泰民安,新疆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他的信念。当晚,在一处锡伯族餐厅聚餐,美食以牛羊肉为主,烤的、炖的香味四溢,还有新疆啤酒、美饮卡瓦斯。塞外遇故人,举杯推盏,开怀畅饮,欢心不已。

饭后,张先生带我们到伊犁河畔巩乃斯大桥上看风景。太阳刚刚沉没在西边的群山里,夕阳稀微,东边硕大的满月已升空。墨蓝的夜空、金黄的圆月,众人静静地沉浸在这个安宁祥和世界里,祈愿祖国和平,民族团结。

18日上午驱车到喀拉峻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喀拉峻位于天山中部,在第三级夷平面上,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05~3957米。整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分为五大区域:阔克苏大峡谷、西喀拉峻、东喀拉峻、中天山雪峰、中天山森林。

在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文本中,喀拉峻被诠释为:在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中,以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好的保持状态,成为最典型的代表。因背靠天山北麓,春夏季多降水,凉爽舒适,冬季相对温暖干燥,年平均气温6-9℃,极其适宜动植物生长。区内集森林、草原、雪山、冰川、峡谷、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一体,集中代表了新疆天山自然的美学价值。

游走完整个自然保护区须要几天时间,领队的计划只游阔克苏大峡谷。在游客中心坐区间车进入景区,然后是徒步旅行。

阔克苏大峡谷与巴音布鲁克一样,被一连串大雪山环抱,但地形地貌各具特色,此地境内是连绵不绝的缓坡深谷,满铺密茸茸的青草,牛羊漫山遍野,我们想与这些生灵一起散步,一起歌唱,但它们自成一团享受着太阳的温暖。轻轻的嚼草声略过草丛飘向远方,我们不敢惊动它们,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它们似乎也在感知着你,或许惊扰了那南柯一梦。

草原不断漫延,从我们脚下延伸到冷峻的雪山深处,虽有尽头却又遥不可及。绿草茸茸,起伏不平,缓坡连绵,曲线优美。阳光驻留在坡顶,隐藏在坡谷,光影忽明忽暗,拟是女性酮体,被誉为“人体草原”。我们走累了,靠在“人体草原”的边坡上开了一个大西瓜,清甜脆爽,渗人肺腑,疲劳尽退。

天山积雪融化成充沛的水量在茫茫的高原上劈开一道道神奇的峡谷,为奔腾的雪水引出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水道,阔克苏大峡谷就有这么一条神似的鳄鱼湾,从坡顶走到悬崖边就能观赏到鳄鱼湾的雄姿。大自然神工鬼斧,劈山开道的能力真不可估量,俯视鳄鱼湾,湍急河流在峡谷中绕了一个大回环后,继续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当晚,夜宿昭苏城。

19日早离开昭苏,驾车到夏塔冰川国家森林公园。

途经昭苏湿地的解放桥天马场,一群群天马在草场觅食,在河边戏水,让我们这些广东人兴奋不已,停车伊始,旋即下车跑到马群旁。天马不怕人,但也不主动与人交流,喜欢用屁股对着你,不停地摇摆那把大尾巴。忽然,想起上世纪70年代的一部电影《决裂》,片中大学教授由葛优老爸出演,讲“马尾巴功能”一课的片断至今难忘。今天仔细地观察了马尾巴的功能,赶蚊蝇效果无得弹。

马群中有一类马,体型中等但强壮,马腿细长却有力,马皮灰白有圆点。自感这些马可能是名贵品种,来历不凡,即拍照咨询曾在新疆生活多年的朋友。他回复:这是伊力马,可能是汉血宝马!据资料介绍,汗血宝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最古老的马种之一,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马疾跑速度最高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在新疆偶遇传说中的宝马,想与它们亲近,可惜不敢靠近,更不敢用手抚摸它们的皮毛。

离开天马场继续往西南方向驾驶,到夏塔。夏塔平均海拨2150米,冰川区域为3600多米,景区集中有花海草原、冰川雪峰、雪松森林、峡谷河流等。

我们坐的区间车在公路行驶,山路沿着木扎尔特河蜿蜒盘旋,直上冰川,木扎尔特河河道曲折狭窄,水流湍急,夏季,融化的雪水从源头奔腾而下,水中带着山坡上的碳酸钙质岩石粉末,把河水染成乳白色。

这是一条古道,夏塔古道是从伊犁前往阿克苏的捷径,走此道行程少2000里。西汉时,这里隶属于乌孙国,古道沿线有乌孙文化遗址,我们入山时看到公路旁山坡上排着一队石人,粗粝古朴,或许它们就是乌孙古国留下的。古道沿途地形复杂险峻,气候寒冷,还有马鹿、松鼠、雪豺等动物出没,荒无人烟,目前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全程徒步还需翻越天山主脊上的哈塔木孜达阪(冰川别名),海拔高达3600多米。传说此处是玄奘取经路上最惊险的一段,是他曾翻越过的“凌山” ,因此也被称为唐僧古道。

同伴上冰川去,我和陈工穿少了衣服不敢贸然前往,留在河谷中,河谷平坦,景色优美丰富,在木扎尔特河畔散步也惬意。中午,找到一处开阔的河滩,用自带食物、热茶作午餐。山涧很静,只有我俩,与蓝天雪水为伴,这样的野餐虽简陋单调,却优悠自在。

游走在湖光山色中,能让人百骸清明,灵魂纯洁,在新疆,这种感觉尤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