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5年涨一次,我们还读得起大学吗?

7月下旬

浙江财经大学有同学反映

2019年学费涨了三千多元

“大一大二时的学费六七千

大三时课少了学费却破万元”

图片来源:@浙江校园君

校方很快给予了回复

经查证后是“算错了”

原来是教务系统多算了

一个学期的学分费

随后全额退还了多收的部分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倘若真涨了这么多

一万元的学费

对一个普通大学生家庭来说

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8年全国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而农村居民的人均

可支配收入仅为14617元

对绝大多数的工薪家庭而言

一万元从来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值得关注的是

高校学费基本按照

5年一次的频率上涨

最近一次上涨是2018年

每一次学费上涨

都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零到万

高校学费的成“涨”之路


“我1982年入学,不用交学费

国家补助22.5元生活费

(包括33斤饭票和12.6元菜票,不发现金)

寒暑假仍发生活费

家里每个月寄10元即可”

在网易教育

“晒出你的学费故事”专题新闻中

一位80年代的大学生

分享的故事羡煞旁人

这样的学费标准也只能存在回忆中

随着一次次改革

高校学费也实现了从零到万

 高校学费改革“三步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是周恩来总理的箴言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之间

尽管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但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扶持

不可谓力度不大

这一时期上大学

基本上是“国家全包”

除了免除学费

还可以领取生活补助

即使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也可以安心读书

不用担心为家庭带来负担

即使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

录取人数从恢复高考前的16.4万

暴增至27万

高等教育免费的政策

依然在推行

直到1989年

我国高校收费改革正式启动

当年3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发布的

《关于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中规定

“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培养费由国家提供

学生上学一般应交学杂费

自费生应按规定缴纳培养费、学杂费

考虑到一般家庭目前的经济水平

和实际承受能力

开始时收取学费的数额不能太高

一般掌握在100~300元为宜”

此时的高等教育费用

仍属于低收费阶段

1997年

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完成

高校学费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1996年高校平均学费

首次超过了1000元

到2000年已达到4500元

免费--低收费--收费改革完成

至此,我国高校学费经历了

以上三个阶段的变革

进入到学费制度

相对稳定的阶段

数据来源:方凡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府选择》

 涨幅再慢,也是涨   

高校收费改革

带来的是学费大幅上涨

按照上文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从1995到2000年之间

我国的平均学费增长了5.625倍

1999年至2000年涨幅达28.6%

2000年后高校学费

以5年为期经历了数次上涨

2001~2006年期间

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

几乎每年下发通知要求

“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

要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上

不得提高”

5年后的2007年

要求变成不得高于

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

之后再到2013年

5年“限涨令”到期

多省份调整了学费标准

以浙江省为例

2014年浙江省14年来

首次上调高校学费标准

在举行“学费调整听证会”之后

学费平均提高16.41%

公办普通高校按

“浙江大学”、“普通大学”、“高职院校”

三类制定学费标准

各类专业的学费标准按照

“工科类、医学类专业”

“艺术类专业”、“农林类专业”

“其他专业”四类分别制定


图片来源:浙江省教育局

上调学费以后

普通高校一般专业的学费

从原本4000元上涨为4800元

上调的800元在富裕家庭眼中

可能只是一双鞋的价格

但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

却是羸弱肩头的新负担

“我表哥去年毕业填报志愿时

在念三本和读大专之间‘摇摆’了很久

就是因为学费的问题”

在2014年浙江省上调学费前夕

在余杭读书的查同学接受采访时说

“在同类学校选个便宜的读读吧

到时候大概也会‘摇摆’一下”

高校学费收多少

才是合理的

当然,教育也要花钱

我们不能要求学校为爱发电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今天

学费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但作为大学生

火哥还是想知道

高校学费标准是否合理

该怎么来衡量

教育理论专家

戚业国和辛海德曾说

在人均GDP不高的国家

学费所占比例不应过高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是7942元

以当时平均学费4500元计算

高校学费的占比达到了56.7%

远高于国际通行的

高校学费占比20%的惯例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近几年的学费调整中

河南、安徽、河北、云南等省份

确定的学费标准相差无几

文科类、理工科类、医学类

都处于4300元-5300元左右的区间

艺术类较高,为8000元左右

以河南省为例

2018年该省人均GDP为50272元

5300元学费约占比10.5%

艺术类8000元学费约占比15.9%

远低于20%占比的惯例

说明如今公办高校学费仍然合理

而在最高曾1年涨1万的民办高校

学生的学费压力显然更大

  学费上涨带来的家庭负担 

2000年学费上涨后

普通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

需要全家人合力支撑

网友“777790”于2003年读大学

学费4000元/年,住宿费800元/年

第一年学费全靠东拼西凑

这家借300元,那家借450元

“发誓还掉老爸手里一堆的欠条”

是他上大学后的自勉目标

当前的国民收入水平

虽然较2000年已大幅提高

但按照2018年全国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来计算的话

公办学校5300元左右的学费

加上住宿费、杂费、生活费等等

一个大学生的花费也不小

倘若是一名艺术生

普遍需8000元至10000元的学费

在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设计、建筑等专业

本科学费更高达15000元/学年

“四年下来,没有十万绝对不够”

对许多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

追逐艺术梦想首先要面对的

或许就是大学学费这一关吧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放心,学费再贵

也不会让你上不起大学

正如前文提到的

在杭州上学的查同学那样

有不少同学会考虑家里的经济状况

选择更便宜的大学就读

但火哥想告诉大家的是

只要你想读书

绝对不会因为没钱而放弃

7月10日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

将于7月15日全面启动

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也已开通

“在任何情况下”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是教育部的庄严承诺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入学以前就可以向当地学生资助部门

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利息由国家负担

可以拿这笔钱付学费和住宿费

毕业后再慢慢偿还即可

每所大学的新生报到现场

都有一个“绿色通道”

为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同学

办理入学手续

入学后的生活费

也无需操太多心

按照规定

有困难的学生可申请享受

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

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

每个学校都有提供一定的

“勤工助学”岗位

不用出校门便可赚生活费

哪怕是家境极贫寒的学生

公费师范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政策方面

我国已经做到不让学生

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至于大学生自身

首先应该保证完成学业

生活费实在不够

可以找一份靠谱的兼职

而学校方面

则需要将政策执行到位

像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扶助政策

需要家庭贫困的资质认定

个别学生钻空子

家境不贫困也申请补助

导致真正的贫困生拿不到补助

个别老师因为名额有限

居然让贫困生上台演讲

讲述家庭情况竞选名额

“感觉就是比惨,台上台下都有人哭”

图片来源:@云南高校新鲜事

贫困资质认证不严谨

不考虑贫困生自尊心等现象的存在

说明部分高校在帮扶贫困同学时

工作方式有失职之处

作为学生

我们理解学费上涨的合理性

学校也应当在助学工作上

体现足够的人道主义精神

让每一位寒门学子

都能体面地完成学业

- END -

网易游戏猹叔编辑部整理编辑

参考资料:

《从零到万,学费何时不再涨?》

《我国高校学费收取的历史变革》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府选择》

.《浙江省大学学费将迎14年来首次调整》

《浙江公办高校新学费标准出炉,学费确定涨了》

《云南高校贫困生演讲“比穷”争助学金多人现场流泪》

《恢复高考前的全国普通高考(1952-1977)

及历年录取人数一0》

《中国大学学费:今日与民国之比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注明来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