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革命》:一本書解決人生三分之一的問題

        看見書名就知道這本書講的是怎麼睡覺,雖然好奇,但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覺得無非就是介紹一些自己有可能做不到的方法,從而提高睡眠質量,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聽到每天睡夠8小時,晚上11:00前必須上牀睡覺的理論。如果做不到,就會有一大堆對身體有害的影響正在或即將發生。但是,現代人霸屏的生活模式大都做不到這樣規律,所以幾乎每天睡覺時都充滿了焦慮,失眠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試想一下,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是怎麼進入睡眠的呢?可能是在一個漆黑的大山洞裏,一家人圍坐在火堆旁邊,長者開始講故事,大家慢慢睡去,篝火逐漸熄滅,只聽見均勻的呼吸。然後,當日光漸亮,大家慢慢甦醒過來。這其中,有沒有我們可以效仿之處呢?答案是肯定的:

睡前只做助眠的事情

臥室燈光以暖光爲主,陳設簡單,溫度夠低

入睡時房間儘可能又黑又靜

早上用晨光喚醒自己,拉窗簾或打開日光燈

不強迫入睡,不爲睡眠焦慮

        除此之外,本書還介紹了一個表和一套方法,我們可以共同瞭解一下:

一、學會利用生理節律表

1.早上6:30血壓上升時,起牀不要太匆忙,否則將造成一天的生理壓力;傍晚6:30血壓最高,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否則將有猝死的風險。

2.上午9:30到10:00靈敏度最高,適合開展工作;下午2:00協調性最佳,適合開展談判溝通或遊戲。

3.下午3:30反應速度最快,適合從事敏捷類工作或活動。

4.下午5:00心肺功能最強,肌肉力量最大,適合鍛鍊身體或進行戶外活動。

5.晚上9:00開始分泌褪黑素(使人產生睡意),睡前應遠離抑制褪黑素的藍光,如各種電子設備屏幕,否則將影響睡眠。

重點是利用好節律表,而非必須遵守。

二、以周爲單位的R90睡眠法

1.90分鐘是睡眠的一個基本週期,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非眼動睡眠——打盹,似睡非睡

    第二階段:二階非眼動睡眠——淺睡易醒

    第三階段:眼動睡眠——深度睡眠,身體啓動修復功能

    第四階段:快速眼動睡眠——進入更深層次睡眠,開始做夢。

        每個睡眠單位的最後一個階段都會做夢,而我們能記住的一般是最後一個90分鐘的最後一階段做的夢。

2.按照90的倍數睡覺

        一般情況下,一天睡大約5個睡眠週期(7個半小時)爲宜,一週35個最理想。當睡眠以周爲單位時,每天的睡眠就可以打破平均的狀態,也就是說你不必每天爲了睡不夠時間而焦慮,一週以內完成所有睡眠工作就可以,此爲革命。

        所以,每天不管多晚睡,只要從起牀時間往回倒推,計算出90的最大整倍數,就可以知道應該幾點開始睡,能睡幾個週期,然後提前10分鐘上牀,安然入睡,早上按時起牀,神清氣爽。例如,你平時7點起牀,今天加班應酬12點纔到家,那麼,計算得出可以睡夠4個週期,你可以悠閒地洗澡,聽音樂,00:50上牀睡覺,完全不用自責。

        遵守90分鐘的原因是,只要醒來時處於一個完整週期的結束,精神就會感到很舒服,如果從中間的其他階段中醒來,就難免覺得沒睡醒,會有比較糟糕的睡眠體驗。

3.失去的睡眠無法補救,身體會自然調節

        我們的身體存在着調節機制,雖然90分鐘內的四個階段不變,但是階段的順序和時長會根據每晚睡眠週期的長短而變化。例如,如果你在非常累的時候進入睡眠,深度睡眠階段會插隊提前到來,而且佔據整個週期的較大比重,這就是有時候我們剛進入睡眠階段就開始做夢的原因。所以,根據個體的不同狀態,每晚的週期會有所不同。

4.無論你是哪種類型,都是正常的

        本書中將人們的作息分爲:早起型、晚期型和不規律型三種,這些類型並沒有優劣之分,不必因此煩惱。

三、入睡前及起牀後的注意事項

        本書的作者,也是曼聯及許多知名足球隊的睡眠教練,還建議睡覺前和起牀後都留出90分鐘時間做些準備工作。當然,很多人可能不具備這種條件,但我們可以關注一下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情。

1.入睡前的注意事項

輕微的運動;

減少家裏的日光燈,放些舒緩的音樂以減緩自己的節奏;

不要大量飲水,入睡前3個小時結束最後一次進食;

把臥室的溫度調低(16-18攝氏度);

最好不要躺在牀上看書;

關閉電子產品,最好不要拿到房間或儘量減少使用(助眠需要除外);

下載你的一天:回顧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拿出紙筆記錄當天的收穫,給沒做完的事情一個安排,給今天一個結論;

檢查門窗,給心裏一個安全感;

側臥在牀上,儘量用鼻子呼吸。

2.起牀後的注意事項

輕微的運動(樊登老師介紹的養生法:在牀上平躺伸三次懶腰,側過身膝蓋彎曲抱於胸前,從胸腔深出一口氣,搓臉捏耳,用拳頭使勁敲打大椎,起牀用木梳梳頭);

打開窗簾或日光燈喚醒自己;

不急於看手機;

洗臉、刷牙、吃早餐、排泄;

上班路上收聽或收看諮詢。

四、一些誤區和一些問題

1.養成一個準點起牀的習慣,最好不要睡不符合自己生物鐘的懶覺,因打亂生物鐘而多出來的時間對睡眠並沒有什麼幫助。週末想要多休息一會兒的正確做法是:按時醒來,可以在牀上看書,看電視,聽音樂。

3.牀墊不是越貴越好,側躺屈膝,後背能成一條直線就合格。

4.側臥睡眠時,有力的手在上更有安全感

5.牀墊用滿十年需要更換,牀品以純棉爲主

6.夫妻兩人同睡,牀越大越好,儘量背對背睡減少干擾

7.睡眠不足時可以利用下午1:00到3:00間小睡,90分鐘做不到可以睡30分鐘,如果擔心睡不醒可以睡前喝杯咖啡(拿鐵除外),睡不着也沒關係,躺下放鬆。錯過中午,還可以利用黃昏打個盹。

8.90分鐘也可以作爲工作間隔時間,站起來休息一下

        聽完書後最大的感受是破除執念,解放內疚感和焦慮情緒。比如不要利用安眠藥入睡,也不要因爲不想睡就攝入過多咖啡因。不困就看書工作,困了就算週期睡覺。上夜班的人回家不用強迫自己先睡覺,完全可以吃過早飯,和家人聊會兒天,目送家人上班後再安安生生睡覺;倒時差時,如果當地是白天也可以先照常工作,晚上再睡……總之,在睡覺這件事上,一個好的心態和90分鐘的配合很重要,而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是得靠自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