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處樓閣,可以倚樓聽風雨(2)

【接7.20發佈的《曾有一處樓閣,可以倚樓聽風雨(1)》】


聽雨,聽出來的其實是人生的跌宕起伏。

瀟瀟雨歇之時,時而“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時而,今朝“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時而思之良久,泣不成聲;時而“瞋目而視”,言:“無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時而休憩玩樂,不知東方之既白;時而“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有失意,有激動,有閒趣,有憤慨,更有悲傷。

當年,蘇東坡來到西湖,看到暴風雨到來時西湖的前前後後,親手寫下“白雨跳珠亂入船”的佳句。十五年後,當他又一次來到西湖,“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就又寫了出來。蘇東坡對雨,對人生更是品味到了閒趣。

民國時期,詩人戴望舒寫出了《雨巷》,他在長詩中寫的丁香姑娘,更是成爲一代青年人心中的嚮往。

詩中結尾處寫道: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也因爲這首詩被稱爲“雨巷詩人”,而戴望舒本人感受到的可能就是理想。

聽雨,聽出來的是生活百態,更是人生淡然的情懷。


(本文已完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