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讀懂品牌廣告與效果廣告的相同和不同

原文鏈接:http://www.woshipm.com/marketing/1018506.html

效果廣告相對於品牌廣告投放更加精準,更能覈算出投入產出比;而品牌廣告一旦佔領了用戶心智,功效比效果廣告強百倍。二者各有優劣,該如何選擇呢?來看看作者的想法。

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同學,對效果廣告應該在熟悉不過了,花錢買流量,幾乎是每個互聯網公司都在做的事情。如果能一直這樣維持下去,花多少錢,買多少流量,那也挺好的。

然而,隨着流量成本的急劇攀升,獲客單價從幾年前的幾塊錢,到如今的幾十、上百塊。在LTV依舊不變的情況下,ROI越來越低,這個時候,如何低成本的獲取到流量,成爲了很多互聯網公司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先見之明的老闆,已然把目光鎖定在了傳統的品牌廣告上面,仔細想一下:我們現在在電視上,是不是見到了越來越多的APP廣告,比如某多多、某樂樂。預計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工具類、生活服務類等類型的APP在電波媒體、平面媒體上打廣告,目的依然是獲取流量。

鑑於很多做互聯網的同學,對品牌廣告知之甚少,這篇文章,我從以下4個方面,來爲大家講解下:品牌廣告與效果廣告的相同和不同,讓大家明白對於當下自己的產品,究竟是打品牌廣告還是打效果廣告好呢?

一、品牌廣告與效果廣告介紹

1.品牌廣告

百科解釋:

以樹立產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爲直接目的,突出傳播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確定的位置的一種方法。

通俗來講就是:讓用戶知道某個產品,比如我們要買衣服,腦子浮現出的牌子,就是打品牌廣告的一種結果。

品牌廣告的特點:長久慢。

品牌廣告最重要的一點是廣告的持久性,短期的廣告曝光,幾乎無法打造出一個品牌,像王老吉、腦白金,這種品牌,都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將一個賣點,翻來覆去的說,佔領用戶心智,把這個心智夯的死死的。除非消費行爲發生變化,否則用戶絕對不會更換品牌。

2.效果廣告

百科解釋:

在基於效果爲基礎的廣告系統中,廣告主只需要爲可衡量的結果付費。

簡單來講就是:可以看到廣告效果的廣告,簡稱效果廣告,是不是感覺很簡單?其實生活中,除了造芯片、造火箭,大部分工作都還是挺簡單的。

效果廣告的特點:短平快。

效果廣告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天投入,當天可以見效果,這是互聯網廣告的最大優勢。我們在移動端投的廣告,消耗多少錢,有多少點擊量,多少下載量和註冊量,都可以監控到,用數據來展示出來。我們在效果廣告上投的每一分錢,有哪些帶來了用戶,有哪些被浪費掉了,都能明明白白的看到。

二、兩者的相似點

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都要花錢。有些人可能會問了,這不是廢話嗎?哪有打廣告不花錢的?但生活中,的確有個別隻接觸過互聯網產品的老闆,會這樣要求:我們來打品牌廣告,按照激活或者付費來結算。

天啦嚕,這明顯是不想給錢的節奏,遇到這樣的甲方,我都直接拉黑了。

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花費佔比,根據產品屬性和公司領導對兩者的認知來劃分。大公司每年會有固定的廣告預算費用,幾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品牌廣告投的多了,效果廣告就少了。

怎麼劃分呢?像我們之前的遊戲,效果廣告的投入佔比會有70%以上,如果是電商產品,就完全相反了。

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表現形式都是曝光。無論是電視廣告、電梯廣告、報紙廣告、朋友圈廣告、手機端的推送廣告,都是先獲得曝光,然後根據廣告內容,引導用戶產生不同的行爲。

隨着技術的進步,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界限越來越小。比如最近瘋狂砸錢投分衆的某咖啡,在電梯裏的平面廣告,會放置個二維碼,掃描免費領取一杯咖啡。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品牌曝光了,還有用戶轉化的行爲,我當時就掃描關注,領取了一杯咖啡。

咳咳,我可不是衝着免費咖啡去的,我是爲了做案例分析才關注的,呃,免費的咖啡就是好喝。

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目的都是爲了銷售。不管是傳統企業老闆還是做APP研發的老闆,不管他們對企業的價值觀、公司的組織架構、廣告的理念有什麼相左的見解,但在廣告花錢這塊,目的是驚人的一致:都是爲了提升產品銷量,提升公司收益。

品牌廣告花錢買曝光,抑或是效果廣告花錢買用戶,都是希望這波被廣告打到的用戶,轉化爲自己的用戶,花錢使用公司的產品。

那句話說的蠻有道理:

不以銷售爲目的的品牌廣告、效果廣告都是耍流氓。

三、兩者的優劣對比

效果廣告相對於品牌廣告投放更加精準。記住,這裏說的是更加精準。

品牌廣告在投放時,已經對目標用戶進行了大致的篩選,比如投放到快樂大本營的廣告,面對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因爲精準度不夠,這裏一般說的是受衆用戶,有年齡區間、地域區間、喜好等,而且比較寬泛。

到了移動端,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對於媒介來講,用戶的年齡、性別、居住範圍、收入情況、婚戀與否、消費能力、親朋好友、喜好玩的遊戲、有沒有養狗都一清二楚。當有了這些信息時,我們在去投放效果廣告,就容易的多。

比如我是賣面膜的廠家,我們的目標用戶是一線城市、25歲左右、上班族、妹子,只需要在投放後臺,勾選這些選項,你的廣告就能只展示給這些用戶看,不造成一丁點的浪費,效果嘛,自然不必說。

之前有做在線課程的來我的公衆號上投放過廣告,結果是運營知識的課程,用戶購買率遠遠大於新媒體的課程,原因就是出在目標用戶匹配度上。

品牌廣告相比效果廣告更能讓用戶銘記。這個從廣告創意上就能夠看的出來,品牌廣告不管是視頻、圖片、文字,無一例外的都是突出產品的賣點,向用戶傳達產品調性的信息。像汽車廣告,通篇裏面都是自己的車車,和能給用戶帶來的體驗。

當然,如果想讓用戶記住,多次的品牌曝光是少不了的。

反觀效果廣告,有的廣告素材和產品關係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最近大家熱議的點擊率超高的“鯤系列”,在遊戲裏面完全找不到素材的影子。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點擊率,在效果廣告的世界裏,點擊率是王道,只要點擊率高,一切皆可拋。如果白底黑字點擊率高的話,他們甚至會用這樣的素材來表達遊戲。

效果廣告比品牌廣告更能覈算出投入產出比。

這也是效果廣告大行其道的原因,我們去投效果廣告,心裏是有個預期的。

比如一個安卓用戶獲取成本是50元,投10萬元廣告費用,可以獲得2000個用戶。如果低於2000,那用戶成本就投高了,扣廣告採買同學的獎金;如果高於2000個用戶,先別急獎勵,看看用戶質量在說,一切都是可以衡量的。

品牌廣告呢,那句經典的浪費了一半廣告費的名言,讓很多準備投品牌廣告的老闆,望而卻步:竟然有一半的廣告費浪費掉了,還不知道浪費是是哪一半,那我還不如全投到效果廣告好了。然後你會發現,這樣的公司到最後,連工資都開不出來了。

因爲互聯網行業,做APP研發的公司:

  • 在互聯網前期靠的是創意取勝,滿足了用戶剛需,就可以獲得用戶,比如拍照類APP;
  • 互聯網中期靠的是運營取勝,在功能上大家大同小異時,看哪家運營更加紮實,更加能留住用戶了;
  • 到了現在,互聯網後期靠的是品牌了,要知道一款APP想存活幾十年,什麼最重要呢?品牌!

品牌廣告一旦佔領了用戶心智,功效比效果廣告強百倍。效果廣告是短期的,品牌廣告是長期的,我們接的很多營銷推廣案子的甲方,都是存活幾年以上的。那麼可以預料到的是:他們想的絕對不是幹個一兩年就解散了,而是要做個百年企業,需要用戶對產品的忠誠,而不是無意中的衝動購買行爲。能達到這種目的的非品牌廣告莫屬了。

拿一個小龍蝦實體店面來舉例,他們一可以投放朋友圈效果廣告,領取代金券,線下消費有折扣,可以引一波流量過去,吃完後,再問這些用戶:你去的店子叫什麼名字呢?忘記了!只知道撿了個大便宜,吃了頓便宜的小龍蝦。

二可以投放公衆號、抖音網紅廣告,一句主打情感牌的slogan:想與朋友face to face,就來某某小龍蝦。打到了年輕人沉溺電子產品,需要現實社交的點。那麼當他們想與朋友聊天、暢談時,就會想起這家小龍蝦店。

四、產品廣告投放策略

通過上面的分析、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各有優缺點,不能因爲看不到效果,就不投品牌廣告,也不能因爲沒有持續性,就放棄效果廣告。

根據我之前投放過的產品,發現以下2種投放策略,效果最佳:

1.品牌與效果同時投放,相輔相成,達到1+1大於2的效果。

這個是我之前做遊戲推廣時,廣告預算千萬的一個案子總結出來的經驗。效果廣告可以買來流量,保證服務器會有足夠的用戶撐起來。

但是,單純的買量,一旦停止,新增用戶瞬間就沒有了。配合以品牌推廣,在各大遊戲媒體上,投放硬廣,在自媒體上投放軟廣。即便買量暫停後,後續靠品牌廣告依然有很多用戶不斷進來,持續了3個月以上。

2.品牌與效果交替投放,一個月打效果,一個月打品牌。

這是針對公司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同時又不能單純的打品牌或效果廣告時的對策,只打一種廣告,對公司是不利的。

兩者交替,即抓住了銷量,又抓住了口碑。但切記一點:持續性的廣告投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廣告投放方式,廣告費是註定打水漂的了。

五、綜上

對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區別,大概的做了簡單說明,各自的有點和缺點,一目瞭然。大家再看下自己產品目前的階段,仔細想想,是需要做品牌推廣呢還是做效果廣告呢?

#專欄作家#

作者:老虎,微信公衆號:老虎講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運營一百年,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數據、用戶、推廣,信手拈來,將APP運營玩轉於手掌中。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