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橋

這幅套色版畫是古元先生1962年的一幅作品。

古元先生一生鍾愛版畫,在延安時期就開始創作版畫,宣傳革命政策、鼓舞民衆抗日救亡。徐悲鴻先生在看到他的木刻作品時,稱其爲“中國藝術界一卓絕之天才”。

解放後,他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描述新社會帶來的各種改變。玉帶橋這幅作品堪稱古元先生的鼎峯之作。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長堤之上,建於清乾隆年間。橋身全部用漢白玉砌築而成,顯得格外奇巧瑰麗。  

這幅作品不似他平時作品的風格那樣木刻痕跡明顯。初看好似一幅影像作品,顏色鮮亮,構圖精緻,情景交融。尤其是選取玉帶橋的角度,正中求奇,更顯橋身弧線之美,似美人在風景面前稍稍側着身子,更顯優雅嫵媚,妙趣橫生。

在濃蔭遮蔽的的園中一角,一座漢白玉拱橋飛架於兩岸,美麗容顏映照於湖上,波光粼粼的湖中長滿了荷花,夏日正是荷花茂盛之時,“接天連日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亭亭玉立,一片挨着一片,鱗次櫛比,高低錯落。荷花白的、粉的點綴其間,搖曳生姿、如花似錦,就像演奏着一首曲折悠揚的樂曲。

荷花與周圍的樹林彷彿連成一片,將玉帶橋團團圍住,濃蔭的墨綠與荷葉的翠綠及景色空間的黑色,映襯得玉帶橋格外潔白,綠葉與荷葉的細碎與橋的整體感表現形成對比;橋身的實與水中倒影的虛形成對比。

橋下有兩個釣魚人,身穿白衣、頭戴白帽,正垂釣於湖岸。一站一坐,身姿各有不同,而橋上似有一對情侶,正一邊聊天一邊看着橋下的風景,傘的紅色與荷花的紅色在顏色上遙相呼應,又畫龍點睛地點亮了此畫的主題----玉帶橋。

這千年的古樹,萬年的荷花,橋上橋下的四個人,是否在很久以前就已約好?爲了此刻相聚於景中。此時,盛夏似火的驕陽彷彿被屏蔽於畫外,只剩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自在與逍遙。

此時耳邊響起了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