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你懂孩子嗎?

1. 溫尼科特說的有用的客體是指家長可以吸收孩子的攻擊性,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幫助,並且可以讓孩子用一種改良過的,被社會接受的方式去理解和使用自己的攻擊性。

2. 如果孩子因爲某種原因感覺到很難過,但是家長因爲他們自己心裏面的內疚或者羞恥感,而否認孩子有難過的感覺,那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這個裂痕可能就很難被修復。

3. 哀悼其實是要哀悼我們的一些幻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幻想,希望通過一些神奇的方法就能彌補事情,就能夠把事情弄好,但是我們長大了會發現這一些其實都是很孩子氣的想法,所以我們哀悼的其實是這個部分。

孩子的每一次打擾是在呼喚你的愛

愛撒謊的孩子,說明你曾經對孩子犯過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說明你給的意見多過了鼓勵

孩子常常沒有主見,是因爲父母在公共場合批評他

父母的控制慾是一個孩子的災難,一個孩子完美的人生,是擁有選擇權。

無底線的溺愛只會養出“巨嬰”

嫉妒心重的孩子背後一定站着愛比較的父母

每個愛發脾氣的孩子都在尋求你的關注

你的修養就是孩子的修養。熊孩子不是橫空出世的,而是熊父母教出來的。

孩子的真心話只說給懂的人聽。如果孩子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爲你總愛打擊他。

教育是一場單程車票,失去了自省的機會,最終失去的是孩子的人生。

願你我都能贏得孩子的合作,在這短暫一生中,與孩子攜手相伴,收穫幸福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