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行而后思

“三思而后行”这句来自《论语》的教导,指导我们很多年,可如果很多事都要先思再思甚至三思,再去行动,是不是晚了点呢?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有多少好的想法、创意都只是一直在想,从来没有用实践检验是否真好?有多少我们想做的事情,都是因为想的太多,而迟迟没有开始行动?又有多少人抱怨自己成长太慢,收获太少,只是不断地在想我为什么不成功而却迟迟不肯为走向成功去行动?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可能站到舞台上,因为我会害怕,会发抖,会恐惧。我也总是在学技巧,在看别人的视频,再去学去思考下一步我该怎么做才能站上去不紧张。没想到这一思考就是10年,我可能远远超过3思了,所以在这样的思考之下,10年来我的演讲水平没有一点点的提高。

但有一天我真的站到舞台上,真的开始去说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次说不好,那是什么原因呢,下次我用什么样的去改进,这次没有说好是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行动以后再去反思的话,反而进步的速度是飞快的。

所以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知道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知道实践。在如今我们要靠行动支撑梦想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要三行而后思。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方式方法,循环中不断前行。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要反思要覆盘,可到底要去思考哪些内容呢?给大家提供几个方向,教大家反思都要思考哪些?

信息

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比较关键的,这些信息是从何而来的这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吗?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怎样可以得到?

预期

做事之前对于结果和过程我们有没有预期,预期怎么形成?事实和预期的偏差是怎么形成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这件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如何评价呢?在评价的时候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不是需要改进,结果需要有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事件的进度是否合适,是快了还是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结果?当进度出现问题的时候,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完成事情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工具?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如何改进现有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我的情绪状态如何,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是什么引发的?我是否有意识的调整情绪,在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做事过程当中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阻碍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在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还有优势没有发挥,我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我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到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过程当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哪些缺点是必须,而且迫切要改正的,关于这件事情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或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这件事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甚至对世界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通过这10个模块的反思,我相信对于一件事情我们能够做到深入剖析,深入反思,并且最终从中汲取经验,总结收获,改进下一次的行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