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里的相遇,是一种彼此的成全

文 / 青山不语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若不是因为厌倦了漂泊,看惯了风景,选择回到这里,或许还会继续在那个行业行走。对于我来讲,行业从来不是最主要的,在管理这个角度,所有的行业都有共通共融性,人只要肯学习,新的行业也是自己亲手打开的另一扇“上帝之窗”。

刚刚回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是人生收获最大,也是心态成长最快的时间。那个时候,没有几个认识的人,所有的一切从头开始,还要适应本地的人文世态。谓我何所有,立锥地也无。情感萧索、职业碰壁、生活如晦,可是我也只是沉默的努力去调整心态,从不因此浑噩而庸碌。一年的时间,直到我进入公司,一切开始明朗起来,安定起来。

和这里的相遇,是一种彼此的成全。

时间可以让投机者上位,可是事实却会在时间里铭刻实干者的名字。阳光总会照到被雨雪覆盖的角落,或早或晚,只要你持心以恬。

与每一个人的相逢、相识和相处,未尝不是一场场的修行。年轻人有朝气,比起中年人的油滑和市侩,总是让人欣喜多些。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激情澎湃,感受到他们的只争朝夕,急躁中带着笃行,直言中带着力行,世间最可爱的人便是这种直面问题而不问情事的存在啊。

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意旨所在,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善意,愿他们的此情、此志、此心如清风明月,四季浓淡相宜。

我是一个旁观者,看事、看人、看自己。已经有七八年的不读文学书的“病史”,对于“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我是敬而远之的。这种人是有素养的,却是没有境界的,或者说是耽于一境的。

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对于五千年来,中西内外的文人,能够得文字般若的如粟之于沧海。

文字能养人,故“读书只为稻粱谋”;文字能误人,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字能杀人且能让人心甘情愿、至死不悟,故“维特热”曾经席卷西方。

书读到头无文字,文到顶峰是善行。他们说一次阅读便有一次收获,这 未免显得多情且矫情。读书多的也没几个读出天下,做学问的往往最终也是被世遗而“遗世独立”。“刘项从来不读书”这句愤青之语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书中道理本来就是现实行为的记载,善行者自然契合书中道理。

有的人创造历史,有的记载历史,有的也就只能读历史,当然也有附史之蠹、食史而生者。野狐禅的道理在读书这个领域同样适用,不昧于轮回,替换成不昧于书文即可。你说能进去、能出来才算是真自在,可是进去的多是出不来的,不然也不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人以书中百味全、书中颜如玉自娱自乐,独不解人间至味是清欢,无味所以协百味。读书有无我、有我和忘我,更有不执于我,读进书里和读破天外那是两种天地。

一段的经历不必一定要成长,却可以有一番自我观照。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我是一个参与者,在这里的建设过程中,所有的言语、行动、人事皆是从此心上踏过,经心而不惊心,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与子偕行,故事功立学校成,千山万帆澄江映,一身山水清闲意。

看别人在台上表演是一种幸运,登台亲自表演那就是一种福。此处的这个舞台最不缺少的就是粉墨登场和一夜鱼龙舞,能够台上或台下、台前或者幕后始终本色扮演好观众和表演者的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之所以说本色是因为相对于千颜万面,所有的脂彩油墨在时间和流水面前总要消逝,所有的表演最终都以一个人的举杯邀月收场

时间可以带走容颜、荣誉、故事,不管剧情如何演变,学校在那里,不言不语。如果有所谓的成全,实事求是的讲,更多的是学校成全了我,虽然不能够成为“师者”,毕竟我也参与了一场有关教育的“盛宴”。感谢我的同事,感恩我的公司,更感恩自己的选择,一直且一致。最美好的遇见,就是看到进步的自己和更加赏心悦目的世界。除此以外,世间无他事!

本文章经作者授权转载。

转载声明如下:
作者:久住青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

无影 整理于2018.6.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