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钱,更爱幸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像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增长迅速,但是报道的幸福感却只有小幅增加。调查表明:彩票中奖者和福布斯前一百位的富豪并不比普通人快乐多少。

所以,你可以更幸福的,无关你的收入水平。

不要去比较。某大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在收入上相互比较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谁的收入更多,当他们的收入比别人少是则变得很沮丧。即使你的收入是增加的,如果别人的收入增加的更多,我们也会变得不是那么的高兴。除了你自己的目标,不要把经济上的成就感同任何事物进行对比。

学会感恩。某大学专家Sonia写下了他们感恩的5件事情:
感恩的心和负面的情绪是格格不入的,当你心存感激时,就很难感到嫉妒、贪婪和痛苦。
他解释道:“其中一组每周写一次,另外一组一周写三次,对照组则什么也不写。最后,只有一周写一次的那个小组体会到感激的心情有显著的上升。”

不要把钱当做都等重要的事情。某大学在过去十年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把钱当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比较低。追逐金钱者患抑郁的风险更大,更容易焦虑,自尊心较弱,并会遇到更多身体、行为举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他们在生命力(感觉活泼和精力旺盛)和自我实现的指标测试中,往往也得分比较低。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富裕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这些人把钱当做了人生的首要目标。

注意谈论金钱的方式。教授戴维·迈尔斯说,我们对自己诠释事情的方式对我们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不说“我买不起”,而是换一句话,说成“我选择把钱花在其他东西上。”把自己看做一个有能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作出明智选择的人,而不是一个不能左右生活低的自怨自艾的可怜虫(victim)。

注重必要的心理需求。某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在那些能够创造幸福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列表中,金钱排在最后一位。
那么最被需要的四种需求是什么呢?

  • 自主性--感觉你的行动都是自己选择和自己认可的;
  • 能力--感觉自己所做的是有效的;
  • 自尊;
  • 与他人亲密的感觉。
    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中心发现,那些拥有5个或者更多亲密朋友的人比那些几乎没有朋友的人有50%的概率更会觉得自己“很快乐”。

帮助他人。某教授做过这样的研究,让学生们去践行利他主义,在一周内做五件善事,共做六周。这些参与者报告说他们的幸福感有了显著提高。她说,友善的行为(kinds acts),不仅让你自我感觉更良好,而且培养了互相依存和合作的意识。


欢迎关注我的文集《走在阳光里》,精彩文章持续更新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