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們的旅行Day2 陪伴亦是不打擾

在我時間斷舍離的八年時光,從事斷舍離推廣近三年以來,也有遇到過很多朋友因爲斷舍離處理或改善了親子關係,亦有爲了改善親子或家庭關係走進我們斷舍離課堂的朋友!

在親子關係煩惱的事情上,很常見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親子關係之間的界限模糊,缺乏每個人獨立的感受接納,或過份的控制代辦引起的矛盾!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每個人存在一生都在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感,那麼基礎的就是我要能夠有自我,我可以決定我自己的人生,我對自己有支配權與使用權。現在很多孩童甚至成年人,破壞行爲,自虐應爲,過份張揚過分萎縮……都是可能自我價值不足夠呈現出的自我貶低或渴望引起關注產生的結果呈現。

在這次跟隨朋友開辦的幼兒園畢業旅行活動裏,時時刻刻都可以感受到她們對於每個孩子的周到的自尊的尊重,無聲的陪伴的鼓勵,對自我存在價值感的認同,對於不同孩子個性上接納欣賞,對面臨困難時候的交由孩子決定的自主權的引導,對於習慣與規則的實踐重複,及時迴應,正面幫助……

孩子們早上早操,伴隨着音樂,老師的示範,孩子們並非整齊劃一的在進行,有的孩子伸左腿,有的孩子伸右腿,一會兒這個孩子笑幾聲,一會兒那個孩子又看看別的小朋友,一會兒跟不上節奏的楞楞地站着,可這不就是孩子們的天真浪漫,自然的天性麼?孩子們笑,老師們也在笑,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下,笑聲朗朗,孩子們的身心的愉快,肢體的舒展,就是與自然的和諧共頻!

晨跑時分,根據小操場的圓周周長,每個孩子跑15圈,不同的孩子自然不同的體力進度,每跑一圈跟孩子們擊掌表示完成,有兩三個孩子跟不上,不停嘟囔着跟老師說,老師,我跑不動了跑不動了。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呢?

小寶老師是這樣做的,在大部分孩子還繼續在進行跑步的時候,給予鼓勵!加油!在大部分孩子快完成,快要只剩下她們幾個的時候,她經過建議與孩子們的邀請之下,牽着孩子們的小手一起跑,一手牽着一個孩子,陪伴完成以後再牽手另一個孩子!如圖奔跑着!這期間,注意觀察到另一個細節,在牽手孩子們跑步的同時,也有孩子行動上表現出了沒有力量奔跑,可是她沒有開口,從她的身邊擦身而過的時候並不主動開口去打擾!

按照我們通常行爲習慣,我們對着這些孩子會做如何反應呢?

看似關心的問:累不累啊?

看似表揚的誇讚:你好棒啊!

看似鼓勵自己主動要提醒:加油啊,還有幾圈幾圈…

看似鼓勵實則貶低的:你看誰誰誰都跑多少了,你要努力追上…巴拉巴拉

……

很多,可是真正的陪伴是什麼呢?陪伴的質量不是靠時間累積的,那只是陪着!很多的關心也並非是真的關心,那是滿足於自身焦慮或補償心理的滿足,是對自己的心理上的滿足,你看,我關心你,我花時間陪你…可是呢,沒有基於孩子的需要!

所以,對於成年人來說,做到陪伴,不是做的太少,相反來說,是說的太多,做的太多,太多語言的介入,太多行爲上的插手,太多的道理上自詡爲老師想給孩子的教誨,如果想要得到更優質的陪伴,有幾點建議

用心的聆聽孩子

勇敢的放手信任

及時給到迴應與引導

不過分關注與插手

擁有界限與規則

我曾問朋友雙,怎麼就可以跟孩子們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溝通,她說,跟孩子在一起,總是會需要更多的覺察,要有愛,也需要有界限,建立規則!面對孩子的時候,她說,我總是很期待知道孩子們的想法,我們的三觀那是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想象與空間。

不過於誇讚也不打擾,更不會隨意貶低,因爲本來他們就很好!

越多放手,他們也就越多對自己生命主導權,未來也纔會比較更知道自己的目標,並能夠堅持!












動手整理行李箱,清洗衣物,整理牀鋪……適當的引導他們就可以做很好,再這個基礎上再給予一些欣賞的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成長的價值!

更多時候,還是隻靜靜觀察吧,給予足夠的空間,哪怕就在那靜靜地觀察一隻小昆蟲!


養孩子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過於插手代辦以至於孩子️自理能力與自主意識,也不能下手太重,一下子就提高對他的要求,去做所謂的放手!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時刻,都是積累,都需要用當下的心去面對,接受,處理當下的事情!穩定的,有節奏的,就像走樓梯,逐級而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