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應注意的幾點學習方法

教書這幾年,發現一個現象,有的學生有個習慣,到了高三時,不聽課,自認爲老師講的都懂,聽課純屬浪費時間,於是自己悶頭“苦學”。這類學生最終成績往往不會差,但也不是很突出。

自己獨立思考固然重要,但完全獨立就是愚蠢,因爲你花大量時間獨立思考出來的方法,別人早已研究過。確實,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方法會讓你印象更深刻,但沒有時間及時重複與刻意練習,仍然會遺忘。

一個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至少要做到三點,首先要做到善於發現別人好的學習方法、簡潔的解題思路,然後學習、獨立思考,把它們轉化爲自己的方法;其次最關鍵的一點是,及時複習,也就是及時重複與刻意練習。

因爲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信息剛剛記憶完的那一刻,信息在腦海裏的保留量是100%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從那一刻開始,遺忘馬上就開始了,絲毫不作停留。

更恐怖的是,在信息記憶完僅僅20分鐘的時候,記憶量只剩下了58%,這意味着遺忘了42%。

最後一點也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願意把自己知道的知識說給有需要的同學聽,有人說,教會別人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有一次,我從書中看到一個數學結論,半信半疑,於是,我利用代數法從橢圓,雙曲線推到拋物線,非常專注,來來回回推了十幾遍,花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得出了這個結論,接着,我又花了半個多小時把推導方法一一記錄下來。

幾個月後,我無意中從網上發現了一種簡單的幾何推導法,於是,我很開心地把這個簡單方法記錄下來,和之前記錄的對比了一下,確實簡單了許多。但缺陷是,稍微改變題目條件,這種簡單方法就不適用,但複雜的代數方法仍然可以用。後來,我給學生講了兩遍,直到現在,儘管很長時間不看那個結論,我依然能夠很準確地把它寫出來。

爲什麼能久久不忘?因爲這一經歷,有學習,有思考,有借鑑,有傳播。

原來,重複做一件事,不僅僅是重複,其實是內化,教會別人,是讓內化的知識得到應用。學習、內化、應用,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但有些學生,不喜歡教別人,喜歡偷偷地學習,生怕身邊的朋友超過他。我們會發現,這類學生格局太小,步入大學、社會,如果思維還不發生改變,日後也不會很優秀。他們不明白,只有身邊的人好了,你纔會更好,提防之心,“人性的扭曲”,纔是高中時期最大的失敗。

如果一個學生想要學習,但成績還是沒有什麼長進,不妨試試榜樣學習法,即找到你的榜樣,觀察他的學習方法、生活方式、關注的事物,其中適合你的,你就可以作爲參考並且極力做到。深度、精準模仿榜樣就是對標。

突然發現,我的對標是有點問題的,我學的是數學專業,現在是高中數學老師。所以,我每天要花很長時間備課、總結、學習專業知識,剩下的一點時間看幾十頁文學書,偶爾寫點文字。

但是,我竟然把好幾個全職作家作爲對標對象,以致於她們的很多細節我都做不到。我應該找一個優秀的數學專家、在校老師作爲對標對象,不過,確實挺難找的。

在以後的教學中,遇到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要跟他說什麼大道理,更不能責怪數落他,最適合的方法是,跟他說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幫助他尋找一個榜樣,讓他對標。敘述、實行、反饋、鼓勵、反思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