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之瓜 何堪再摘”的出處由來

武則天像

“黃臺之瓜 何堪再摘”這句話最近重新被提起,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黃臺之瓜出自《黃臺瓜辭》,《黃臺瓜辭》是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通俗曉暢,寓意明瞭。詩以瓜與採瓜人比喻子與親,以摘瓜喻骨肉相殘,充分揭示並控訴了武則天的暴虐,諷刺意味很強。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黃臺瓜辭

李賢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譯文:

黃臺下種着瓜,瓜成熟的季節,瓜蔓上幾長了很多瓜。摘去一個瓜可使其他瓜生長得更好。再摘一個瓜就看着少了,要是摘了三個,可能還會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出 處: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雲可,四摘抱蔓歸。’”

故事:

唐高宗時期,朝政由皇后武則天代爲處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殘忍。她廢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後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賢爲太子。李賢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李弘被親生母親武則天毒死後,李賢被立爲太子。武則天又想殺他。她派人搜查太子府,搜出數百具甲冑,揚言太子謀反,要再次“大義滅親”。但高宗反對,遂幽禁在宮中,第二年遷往巴州。高宗死後,武則天派酷吏丘神勣逼李賢自縊。屍體停放巴州,中宗復辟,武則天被迫退位後才迎還長安,陪葬乾陵。

與《黃臺瓜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三國時期曹植的《七步詩》: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裏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爲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黃臺瓜辭》和《七步詩》均是描寫骨肉相殘的畫面,希望通過詩作切勿爲了政治上的需要而傷殘骨肉親情。《黃臺瓜辭》在格調上比較類似於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賢這首詩卻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於曹詩“相煎何太急”這樣激烈的言辭來,李賢的這首《黃臺瓜辭》更多的是一種哀惋。他在詩句中也沒有辦法進行指責,因爲“敵人”是自己的母親。李賢的詩中,並沒有太抱怨自己的厄運,而是奉勸母后“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不要對親生兒女們趕盡殺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