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浮淺工作(Shallow Work):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爲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如何進行深入工作?

準則1 工作要深入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關鍵在於越過良好的意圖,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慣例和固定程序,使得進入並保持高度專注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你必須精心挑選一種適用於你所處特定環境的哲學,因爲不匹配的哲學會讓你在深度工作習慣成形之前脫離軌道。

要有大手筆:對周圍慣常環境做出巨大改變,輔以可觀的精力或金錢投入,都只爲支持一項深度工作任務,由此你也提升了這項任務的外現重要性。這種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腦繼續拖延的本能,並注入了激勵和能量。

4DX框架下的4種原則:

原則1:關注點放到極端重要的事情上

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原則2:抓住引領性指標

原則3:準備一個醒目的計分板

原則4:定期問責


準則2  擁抱無聊

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注。

減損這種能力的行爲是,稍有無聊或遭遇一點點認知上的挑戰,就從低刺激、高價值的活動轉向高刺激、低價值的活動,這使得你的大腦不能容忍沒有新奇性的東西。

預先計劃好你使用網絡的時間,然後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絡。

要有成果的冥想,這樣做的目標是:在身體勞作而心智空閒的時候(比如走路、慢跑、開車、淋浴),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確的專業難題上。

建議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轉

建議2:組織你的深度思考


準則3  遠離社交媒體

掌握深度工作的藝術,你必須擺脫各種各樣的誘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如何選擇:

第一步就是明確個人職業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層次目標。

第二步思考你當前正在使用的網絡工具,對於每一種工具。只有你認爲一種工具會帶來實質的積極影響並且這些積極影響大於消極影響後,才繼續使用這種工具。

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準則4  摒棄浮淺

一天的每一分鐘都要做好計劃

首先,用專門的筆記本寫下一天的計劃,每一分鐘都要有體現。

第二個訣竅就是使用備用方格。不確定一份工作需要多長時間,先預估一個時間,然後多留下一些備用格。

第三個訣竅就是靈活使用這些任務方格。

提前決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鐘要做什麼工作。

客觀地爲各種工作的深淺度打分

方法:假設大學生需要花很多個月來完成一項工作,那麼說明此項工作需要大量過硬的專業技能。需要大量專業技能的極有可能是深度工作。另一方面,那些大學生能夠很快上手的工作不會提高你的專業技能,因此可以理解爲浮淺工作。

將30%-50%的時間被投入到浮淺工作中。

讓自己變得不容易聯繫到。少發郵件,同時忽略那些難以處理的郵件。


如果你無法學習,就無法成功。

如果你不產出,就不會成功,不管你的技藝多麼純熟,天資多麼聰穎。

要達到個人巔峯的產出效率,你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單一任務。換一種說法,使你的表現最優化的做法是深度工作。

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專注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