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莊子》

莊子這幾句話,是中國文學幾千年來常用到的。河裏的水枯竭了,魚就跳到陸地上來,它們用溼氣相互吹噓,用唾沫相互滋潤,這樣相依爲命,“相呴以溼,相濡以沫”。

魚難道想這樣嗎?魚不想這樣。現在流行養魚,還有電的設備噴水,我們如果做魚,寧願在江湖裏自由自在,不願被人養着。

“相忘於江湖”常常被後人引用。在江湖裏怎麼“相忘”呢?就是忘記了有江有湖,不受任何的管束了。所以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離開了水的魚,都是靠一口口水來滋養生命的,只有真得道的人,纔是江湖裏的魚。

莊子的文章,看起來東說一下西說一下,如果嚴格地用邏輯來分析,他先用比喻,然後說道理,這是文章作法的方式不同。然後又講到人生、社會:“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人世間都是恭維善人,討厭惡人。歷史上,堯舜當然是聖王,桀紂都是壞皇帝。過去我們的習慣成語叫“助桀爲虐”,這幾十年變成“助紂爲虐”了,很奇怪。不過我們研究《莊子》的人“相忘於江湖”,反正懂了那個意思就好了。

莊子說,與其那麼恭維堯舜,何必把桀紂看得那麼壞,是非太明並不是好事,學問越好,知識越博,都是自找麻煩,人生是非常痛苦的,“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善也不住,惡也不住,把是非善惡譭譽都“化”掉,那就可以“相忘於江湖”,相忘於天地了,也沒有覺得人生不人生,連生死都忘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