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被俘後,其妻小周後被宋太宗強行臨幸,還被畫春宮圖!(野史)


著名的詞人李煜是五代十國後期南唐的國主,其皇后小周後是豔絕天下的絕色美女。公元975年,大宋滅了南唐,並把後主李煜和小周後抓到宋朝京師。從此,這二人受盡了屈辱,並留下了著名的春宮圖《熙陵幸小周後圖》……

公元978年的元宵節,小周後奉命去參加宋朝皇后的招待會,結果小周後就被宋太宗強行留在宮中。但被小周後拒絕了。宋太宗幾番霸王硬上弓都沒有成功,大怒,便叫來幾個宮女,剝光小周後的衣服。兩個宮女抓住小周後的雙臂,兩個宮女分開小周後的雙腿,一個宮女托起小周後的腰背,宋太宗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強行臨幸了小周後。並且一直把小周後關到月底才放回去。

等到李煜再次見到小周後時,美人已憔悴不堪,夫妻二人抱在一起痛哭不已。李煜更是頓足捶胸,恨自己是一介書生,不能替妻消辱,難稱丈夫,哪料更大的屈辱還在後面。

後來,宋太宗以李煜的性命相要挾,小周後不得不就範。但更過分的還在後面,宋太宗竟安排了幾個宮廷畫師躲在帷幕後面,偷偷畫下了自己臨幸小周後的春宮圖,名叫《熙陵幸小周後圖》,“熙陵”是指宋太宗,因爲他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

此段屈辱往事大概持續了半年,直到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李煜因寫“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被毒死,小周後悲痛欲絕,跟着去世,享年二十八歲。

有野史認爲,宋太宗趙光義曾強幸小周後,小周後回去後大罵李煜,此說在民間流傳甚廣。北宋王銍在《默記》中最早提及此事,後被宋人葉夢得《避暑漫抄》、元人宋無《啽囈集》、明人毛先舒《南唐拾遺記》和清潘永因《宋稗類鈔》等照搬引用。

注:王銍《默記》原文雲:龍袞《江南錄》有一本刪潤稍有倫貫者雲:李國主小周後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27]

據《宋史·藝文志》有“徐鉉、湯悅《江南錄》十卷 、龍袞《江南野史》二十卷”[28] ,《江南錄》並非龍袞著寫,且王銍所引爲“刪潤稍有倫貫者”(即有刪改潤色的版本)。鄭文寶曾親事後主,他認爲《江南錄》一書“事多遺落、無年可編,筆削之際、不無高下,當時好事者往往少之”[29] ,在其所撰《江表志》、《南唐近事》二書中亦找不到“周後罵後主”的隻言片語。[30] 至於《江南錄》原書,因早已散佚,遂無從查證。

1、第一種可能,王銍所引《江南錄》,爲徐鉉、湯悅版本。徐鉉和湯悅均爲南唐舊臣,據《宋史》載,《江南錄》原書名《江表事蹟》,系趙光義下詔編修,即所謂“官方史書”,且史載徐鉉忠臣李煜,其奉詔所撰《吳王隴西公墓誌銘》,對李煜爲人讚賞有加,以常理推斷,趙光義強幸小周後之事,斷然不會出自此書。

2、另一種可能,王銍所引《江南錄》,實爲龍袞《江南野史》之誤。《江南野史》卷三有小周後入宮爭寵逸事,但並無趙光義強幸小周後的任何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江南野史》有語云“初從謙奉使宮口,質而不返其妃每哭詣,後主無以計,每聞使至,必避之而已”[31] ,此句與《默記》所載極爲相似,或爲王銍所引之本源。

後人據此創作有《熙陵幸小周後圖》,明人沈德符曾言見過此畫,並說“此圖後題跋頗多”[32] ;姚士粦亦說曾見過此畫的粉本(記爲《宋太宗強幸小周後》)。[33] 但所謂“太宗強幸小周後”,只見於少部分野史,於正史並無明確記載,故此畫更不足爲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