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也是一種修行

人哪裏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切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
––稻盛和夫《活法》

仔細想想自畢業後我工作也有五年有餘,這五年間我曾數次萌發過離職的念頭,然後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甚至白日做夢希望自己能夠中個大獎,從此告別窮困潦倒、朝八晚五的工作生活,悠哉樂哉地去全國各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此走上人生巔峯。

以前總覺得工作是種煎熬,也是種桎梏。我覺得它限制了我的眼界、禁錮了我的靈魂、更奪去了我的自由。我夢想着逃脫的那一天,也憧憬着自由的那一天。

17年秋天的時候我忍無可忍終於遞交了離職單,離開了我堅守四年多的工作崗位。我解放了!我解脫了!有失落、有迷茫、也有說不上來的興奮。當時剛好趕上老家收秋,我就回家幫忙收花生去了!而這次回家,一待就是大半年。

收花生那陣子我切切實實看到了父母的辛苦,記得剛下地薅花生那半天一開始我是幹得熱火朝天、激情滿滿,儼然一個打滿雞血的戰士。可是兩個小時不到我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樣,焉了!我再看看不遠處依舊幹得熱火朝天的父親、母親,當時就心酸地眼淚要掉了下來。也不知道是委屈還是愧疚!

後來連着幾天薅花生、在地曬花生、翻花生、往家拉花生、撿地上掉落的花生、然後去打花生(將花生秧和花生分離)、曬花生等等。好不容易忙活完了,我想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陣了,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五點多鐘父親和母親就起牀幫別人去薅花生去了。原來是因爲遇到了下雨天,村上有戶人家包了幾十畝地種花生沒來得及收全嘔在了地裏。所以人家就號召村上的人幫忙收一下,然後會贈送一些花生回來以作感謝。

母親一去幫忙就停不下來,我幾次勸她不要這麼辛苦,無奈她就是不聽。結果幾天後母親就感覺手腳麻木、不對勁起來,再後來連走路都不利索了。我們匆忙把母親送到縣裏的醫院,沒想到母親被確診患了腦梗。

母親這一住院就是半個多月,這期間母親的情緒特別不好,多次流淚,連脾氣都不好起來。其實我們都知道是母親怕她以後不能跟以前一樣忙前忙後。

母親出院後我在家又待了五個多月,而這也是自我上學後、二十年來在家裏呆得最久的一次。這期間我在家裏想了很多,我想我還是得出來工作,因爲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也沒有生活保障。所以,在18年2月底我又離開了家鄉重新參加了工作。

這次出來後我的心態和心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現在無法改變我目前的生活,我只能踏踏實實、好好地工作。因爲只有工作才能給我最基本的安全感。

以前的我在工作中受不得一點委屈,誰要欺負我、給我臉色看,我能傷心、鬱悶兩天;工作中出一點差錯我能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幾天。嚴重的玻璃心、高度的自尊心,這就是我。

以前的我總喜歡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同事關係難處、領導難伺候、老闆變態。這樣下來弄得自己每天疲憊不堪、臉上也暗淡無光。

仔細想想人生是一場修行,其實工作又何嘗不是一場修行呢?它可以使人感到充實、感到快樂。它可以培養你爲人處事的能力、協調問題的能力,可以磨鍊你的意志、培養你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還可以給你滿滿的安全感。

有一句話說,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要適應環境。於是,我讓自己慢慢適應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之餘學習、在學習中多讀書、在讀書中讓心態變得寧靜!

後來我慢慢懂得,工作的作用和意義在於,一是獲取生活所需的工資性收入,爲自己爲未來儲蓄物質條件;二是適應社會發展,避免讓自己跟這個社會脫節,避免形成懶惰、眼高手低的毛病,同時,在工作中保持對社會、世界的親近感,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昨天,縱使經歷風風雨雨,亦或者看見過彩虹,那已然成爲記憶。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生活離不開工資,無論是受僱於人,還是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今天,我分明見到了冉冉升起的太陽。緩步於人生的路途上,帶着愛去工作,心存善念與感激、決心,勇敢面對,那麼在工作這場修行中我們必能夠旗開得勝、魅力四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